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桃源自有长生路,却是秦皇不得知。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桃源之地,传说那里的人们生活安详,与世隔绝。"长生路"暗示着桃源居民可能掌握了长生的秘诀。而最后一句"却是秦皇不得知"则是在表达,即使是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他追求长生不死的愿望也无法触及这个桃源。这里蕴含了一种超越尘世功名和权力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
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
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
更有嵩少峰,东南为胜引。
寺隔残潮去,采药过泉声。
林塘秋半宿,风雨夜深来。
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
酒秃酒秃,何荣何辱。
但见衣冠成古丘,不见江河变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