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友人病(其一)

病日一齐都放下,好来依旧又憧憧。

若能认取病中景,便是超凡入圣功。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疾病与人生境遇的关系,以及如何在逆境中寻找超越与成长。

“病日一齐都放下”,开篇即以“病”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人在病痛中的状态,仿佛一切烦恼、忧虑都随着病痛一同被放下,心灵得以暂时的宁静与解脱。

“好来依旧又憧憧”,转折处,诗人指出病痛过后,人们往往又会重新陷入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之中,这种内心的波动和不安,犹如“憧憧”(形容心神不定)一般,难以平息。

“若能认取病中景”,诗人在此提出关键的思考:如果能够认识到病痛中的美好或启示,那么就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活,发现其中的价值与意义。

“便是超凡入圣功”,最后两句升华主题,指出真正超越平凡、达到神圣境界的功夫,不在于外在的成功或成就,而在于内心的成长与觉醒。通过面对并理解病痛,人们能够在精神层面实现提升,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鼓励在逆境中寻找成长的机会,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性、生命和宇宙观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问友人病(其二)

气柔志弱力全微,此际绵绵只一知。

万虑千思何所看,真心原只是婴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灯下吟四首(其一)

平生怙恃是吾天,弃我先今只七年。

蓬叶连根飞不定,雨来空有泪潺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灯下吟四首(其二)

不毁今来五十强,森森梧梓与山长。

慈亲大事如襄毕,只好留身礼法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灯下吟四首(其三)

五十年来赤子身,不知何假又何真。

沧溟一叶飘飘去,直上天门见二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