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吟四首(其三)

五十年来赤子身,不知何假又何真。

沧溟一叶飘飘去,直上天门见二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灯下吟四首(其三)》由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首句“五十年来赤子身”,以“赤子”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从出生至今五十年的人生历程,强调了个人成长与时间的流逝。接着,“不知何假又何真”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经历中真假难辨的感慨,或许是对世事无常、人心多变的无奈与困惑。

“沧溟一叶飘飘去”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在广阔大海中随波逐流的一片叶子,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漂泊不定、孤独无助的状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渺小与脆弱,也暗示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

最后一句“直上天门见二亲”,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深深思念与渴望团聚的心愿。通过想象自己能够直接飞升至天门见到双亲,寄托了对亲情的无限眷恋和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和对亲情的深厚依恋,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灯下吟四首(其四)

哀哀父母我劬劳,羞药双慈色若焦。

愧尔怀间真赤子,或时嘻笑或时嗥。

形式: 七言绝句

自警四首(其一)

圣道绵邈,如流趋壑。孰知其源,孰返其璞。

玉石浑殽,竞用攻错。镂饰难□,其德匪若。

形式: 四言诗

自警四首(其二)

璞则既真,攻之惟人。其顽其块,孰圭如绅。

如彼四子,何必兼身。文之礼乐,亦可成人。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自警四首(其三)

小子弗类,日中始慧。荏苒衰颓,忧心如醉。

肇允不雕,可用为佩。知非已晚,斯吝斯悔。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