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少宫中树,偏怜杨白花。
长风吹日暮,春雪落天涯。
荡子空相忆,芳年谩自嗟。
月明愁不见,啼杀禁城鸦。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杨白花》描绘了一幅宫中春景与离愁的画面。首句“年少宫中树”以宫中的树木起兴,暗示主人公年轻时的宫廷生活。次句“偏怜杨白花”表达了对杨白花的特别喜爱,可能寓言了对美好青春的眷恋。
“长风吹日暮”描绘出傍晚时分,风吹着漫天飞舞的杨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春雪“落天涯”,进一步渲染了季节变换和空间的辽阔,也暗示了离别之苦。“荡子空相忆”中的“荡子”指远行之人,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而“芳年谩自嗟”则感叹青春虚度,徒然嗟叹。
最后两句“月明愁不见,啼杀禁城鸦”以月夜的寂静和鸦鸣声衬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他因思念而无法入眠,连禁城的乌鸦也为之悲鸣。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离别的无奈与青春的失落。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闲庭秋一色,满架豆花垂。
薄俗存吾计,衰年习土宜。
烟中晚雀定,露下候虫知。
何限幽人意,临风独立时。
悲歌残烛下,秋思转纷纷。
落叶多惊雨,明河半隔云。
萤光时复见,虫响夜多闻。
谁是论心侣,清樽可共君。
燕霜终古愤,梁狱昔年书。
世事疏狂里,交情患难余。
相看年欲老,多感岁将除。
醉拟应刘赋,春风起敝庐。
南伐驱千骑,遥闻几战场。
青年多侠气,白骨半他乡。
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
招魂渺何处,天外月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