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洞

南出石屋岭,言寻石屋洞。

我佛千万相,神采俱飞动。

题记半剥蚀,苍苔补其空。

竹径水潺潺,石楼云滃滃。

苏陈字磊落,伟望德言总。

霍韬尔何人,下视等蠛蠓。

形式: 古风 押[董]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行至石屋岭,探寻石屋洞的奇遇。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细腻观察与感慨。

首句“南出石屋岭,言寻石屋洞”开篇点题,诗人踏上了寻找石屋洞的旅程,透露出一种探险的兴奋与期待。接着,“我佛千万相,神采俱飞动”一句,将目光转向洞内,仿佛洞中供奉着千变万化的佛像,神采飞扬,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题记半剥蚀,苍苔补其空”描述了洞内题记的残破与自然的痕迹,苍苔在空白处生长,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声诉说,也增添了几分古朴与生机。接下来,“竹径水潺潺,石楼云滃滃”则转向洞外的景致,竹林小径旁溪水潺潺,石楼之上云雾缭绕,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动态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

最后,“苏陈字磊落,伟望德言总”赞美了洞内留下的文字,无论是苏轼还是陈师道的作品,都显得大气磅礴,体现了高远的道德情操与深邃的思想境界。“霍韬尔何人,下视等蠛蠓”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未知人物身份的疑惑,同时也暗含了对渺小个体在宏阔宇宙面前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烟霞洞

匼匝四山合,如絮云气蒸。

东风何浩荡,雨势尤奔腾。

春泥多滑澾,磴道尤淩兢。

拾足真蚁附,联臂同猱升。

佛手与象鼻,形似世所称。

造象始吴越,千官塔几层。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理安寺

西越杨梅岭,㶁㶁闻水声。

九溪十八涧,绕径横庚庚。

路转小桥接,岸危孤石撑。

奔雷与飞霰,耳目皆震惊。

寺门杳且幽,地迥凉意生。

试尝法雨泉,顿觉尘壒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云栖寺

西过三聚亭,千竿万竿竹。

凤尾长森森,猫头短簇簇。

际天只一青,匝地有馀绿。

古木挺劲枝,寿藤散清馥。

径转得寺门,佛塔在其麓。

金经香光书,宸翰洒馀幅。

长结翰墨缘,不资情净福。

形式: 古风

飞来峰

东过九里松,西入飞来峰。

蟠地复际天,面面青芙蓉。

千寻具皱瘦,百穴穿玲珑。

造像始何年,劖削皆神工。

天低山翠活,雨洗春烟浓。

来瀑及奔雷,十步一支筇。

倚阑闻泉声,冷意蟠心胸。

径参情净理,默證南北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