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交七首(其四)梅主簿

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

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

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

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

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翻译

圣俞才华出众,如同东南地区的杰出人物。
他的才情如玉山般高峻,让我自感形貌平庸。
他用《离骚》比喻草木的香气,诗中充满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
城里人都争相模仿他的文采,却难以企及。
平时他对文人雅士尊重有加,不愿长久奔波忙碌。

注释

圣俞:指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
翘楚:比喻杰出的人物。
东南秀:指东南地区出类拔萃的人才。
玉山:形容人的才华高洁如玉。
形陋:形容自己在才华面前显得不足。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以香草比喻美德。
草香:象征高尚的品德。
城中:指世俗社会。
拥鼻:形容人们聚精会神地欣赏。
礼文贤:对文人学者的尊敬。
宁久滞:宁愿长久停留,不愿轻易离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七交七首》中的第四首,主题是赞美梅主簿的才华。诗中称梅主簿为“圣俞翘楚才”,意指他才情出众,如同东南地区的优秀人物。诗人以“玉山高岑岑”形容他的才华横溢,犹如巍峨的玉山,令人自愧不如。接着,诗人借用屈原《离骚》中的意象,将梅主簿的文采比作草木的香气,暗示他的作品深沉而富有内涵,连鸟兽都能感知其独特魅力。

城市中的人们争相欣赏他的才华,却难以企及。诗人表达了对梅主簿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不能完全领悟其深奥之处的自谦。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平时尊重并礼遇文人贤士,即使忙碌也不会忽视与梅主簿这样的才子交往,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性强,充分展现了欧阳修对梅主簿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赏。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二月雪

宁伤桃李花,无损杞与菊。

杞菊吾所嗜,惟恐食不足。

花开少年事,不入老夫目。

老夫无远虑,所急在口腹。

风晴日暖雪初销,踏泥自采篱边绿。

形式: 古风

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

污池以其下,众流之所钟。

尺水无长澜,蛟龙岂其容。

顾予诚鄙薄,群俊枉高踪。

得一不为少,虽多肯辞丰。

譬如登圆坛,罗列璧与琮。

又若飨钧天,左右间笙镛。

文章烂照耀,应和相撞舂。

而予处其间,眩晃不知从。

退之亦尝云,青蒿倚长松。

新阳发群枯,生意渐丰茸。

暮雪浩方积,醁醅寒更浓。

毋言轻此乐,此乐难屡逢。

形式: 古风

三桥诗.望佳

轻舟转孤屿,幽浦漾平波。

回看望佳处,归路逐鱼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三游洞

漾楫溯清川,舍舟缘翠岭。

探奇冒层崄,因以穷人境。

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

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

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

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

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

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