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

寻幽无此地,可以息尘纷。

藤络悬崖石,风回出洞云。

因棋耽晚景,待月续微醺。

兴尽归来路,飘飘麋鹿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自然,寻求心灵宁静的旅程。诗人以“寻幽”为题,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寻幽无此地”,开门见山,点明了诗的主题——在寻常之地难以找到心灵的净土,唯有深入幽静之处,方能摆脱世俗的纷扰。接着,“可以息尘纷”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次寻幽之旅,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宁静。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寻幽途中的所见所感。“藤络悬崖石,风回出洞云”,这两句通过藤蔓缠绕悬崖、风吹云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壮美的自然氛围。藤蔓如同生命的纽带,紧紧相连,悬崖石壁则象征着自然的坚韧与力量;而风回洞云,则仿佛是自然界的呼吸,充满了动态美。

“因棋耽晚景,待月续微醺”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悠闲与自在。诗人或许在旅途中偶遇棋局,沉醉于对弈的乐趣,直到夕阳西下;待到明月升起,他继续享受这份微醺的愉悦,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兴尽归来路,飘飘麋鹿群”两句,以麋鹿群的自由自在,呼应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当诗人的兴致满足后,他踏上了归途,仿佛与麋鹿一同飘然而去,暗示着心灵的释放与回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它不仅是一次寻幽之旅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写照,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心灵之间的和谐共鸣。

收录诗词(90)

许天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南岩寺抵葛仙洞留题

穿岩越壑访遗踪,直度虹桥扣石钟。

云幕半笼青菡萏,砂床长荐紫芙蓉。

仙翁化去名犹在,稚子催归兴尚浓。

欲借鲁阳挥日剑,一川烟水已高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饮陈侍御风节亭

纤尘飞不到霜台,风节亭前长绿苔。

石榻旧携明月坐,竹窗今为故人开。

客途只合添诗草,时序都将付酒杯。

回首苍梧云黯黯,与君愁思望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张文献公祠

何处思贤一繫舟,芙容山下曲江头。

忠诚贯日千秋鉴,风度凌云百尺楼。

野草荒烟迷故宅,红蘅碧杜满新洲。

文章事业垂青史,直与双溪万古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戏赠李参赞

帝邱居士负峥嵘,老去犹为世网婴。

幕府三年多酿黍,新诗一箧半言兵。

天骄自保豺狼穴,朔漠空怀骠骑营。

何日呼韩来稽颡,更题长句赠花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