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从雪后吟偏好,酒向山中味转佳。
岩瀑随风杂钟磬,水花如雨落袈裟。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题为《用实夫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雪后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对山中饮酒的享受。首句“诗从雪后吟偏好”,描绘了在雪后的清新世界里,诗人的创作灵感尤为丰富,更愿意借景抒怀。次句“酒向山中味转佳”,则强调了山中的自然环境能提升酒的风味,让饮酒体验更为美妙。
第三句“岩瀑随风杂钟磬”,通过写山间瀑布在风中摇曳,仿佛与寺庙中的钟磬声交织,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禅意和对自然的敬畏。最后一句“水花如雨落袈裟”,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水珠溅落在僧侣的袈裟上,如同雨水般洒落,形象地展现了山间景色的灵动与鲜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王守仁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中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旌已带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忻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见说相携霅上耕,连蓑应已出乌程。
荒畬初垦功须倍,秋熟虽微税亦轻。
雨后湖舠兼学钓,饷馀堤树合閒行。
山人久有归农兴,犹向千峰夜度兵。
月色高林坐夜沉,此时何限故园心。
山中古洞阴萝合,江上孤舟春水深。
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
归期久负云门伴,独向幽溪雪后寻。
一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
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
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
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