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色高林坐夜沉,此时何限故园心。
山中古洞阴萝合,江上孤舟春水深。
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
归期久负云门伴,独向幽溪雪后寻。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自我反思。首句“月色高林坐夜沉”,描绘了夜晚在高树林中静坐的情景,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
接着,“此时何限故园心”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诗人的心绪沉浸在对家乡的回忆和渴望之中。接下来两句“山中古洞阴萝合,江上孤舟春水深”,通过山中幽深的古洞和江上孤舟映照出春水的深度,进一步渲染了远离尘世、孤独寂寥的意境。
“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这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意识到过去的学问和成就已不足以应对生活的挑战,对于未能把握住眼前的机会感到惭愧。最后,“归期久负云门伴,独向幽溪雪后寻”,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归乡陪伴朋友的歉疚,决定在雪后独自前往幽溪,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又有对自己人生的深刻省察,展现了王守仁作为儒家学者的人文情怀。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一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
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
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
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
千里风尘一剑当,万山秋色送归航。
堂垂双白虚频疏,门已三过有底忙。
羽檄西来秋黯黯,关河北望夜苍苍。
自嗟力尽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庙堂。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老屋深松覆古藤,羁栖犹记昔年曾。
棋声竹里消閒昼,药裹窗前对病僧。
烟艇避人长晓出,高峰望远亦时登。
而今更是多牵系,欲似当时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