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定之山亭短歌

我有故人别来久,武林驿前曾与逢。

君将买棹过江去,我愧误落尘埃中。

今年复见苏台下,十日高谈足清暇。

酒间传令信于兵,灯下题诗好如画。

我家疑舫亭,湖上双鸳鸯。

青青飞不去,濯足歌沧浪。

都亭桥头溪水香,吴王旧时馆娃坊。

扁舟来向君家泊,坐见青山洒晴瀑。

涓涓流向槛前来,洗我客愁三万斛。

看山多在砚池头,何待篮舆郭外求。

只恐白云浮欲动,野亭谁与共清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周鼎所作,名为《题黄定之山亭短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武林驿相遇后,分别多年,再次在苏州台下重逢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我有故人别来久”,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之情。接着,“武林驿前曾与逢”回忆起两人曾经的相聚时刻。随后,“君将买棹过江去,我愧误落尘埃中”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也暗含了对自己未能同行的遗憾。

“今年复见苏台下,十日高谈足清暇”描述了两人再次相会的喜悦,以及长时间深入交谈的愉悦。接下来,“酒间传令信于兵,灯下题诗好如画”则展现了聚会中的欢愉氛围,通过饮酒赋诗,抒发情感。

“我家疑舫亭,湖上双鸳鸯。青青飞不去,濯足歌沧浪”几句,诗人以自家的湖边亭子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双鸳鸯在湖面上自由飞翔,诗人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洗涤心灵的尘埃。

“都亭桥头溪水香,吴王旧时馆娃坊”则将场景转移到了都亭桥头,溪水的香气与历史遗迹的氛围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扁舟来向君家泊,坐见青山洒晴瀑”描绘了友人驾船来访,诗人与友人在青山绿水间畅谈的情景,晴天的瀑布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壮观。

“涓涓流向槛前来,洗我客愁三万斛”表达了流水的清澈与宁静,能够洗净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卸下了沉重的负担。

“看山多在砚池头,何待篮舆郭外求”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认为欣赏美景无需刻意寻找,只需静心观察,便能发现身边的美好。

最后,“只恐白云浮欲动,野亭谁与共清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担心白云飘动,秋天来临,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机会可能不再,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44)

周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铸,字九鼎。博览群书。正统中参赞军务金濂辟为幕僚,从至福建。旋授沭阳典史,为王竑所恶,罢官归。遨游三吴,卖文为生。与修《杭州府志》。有《桐村集》、《疑舫集》、《土苴集》

  • 字:伯器
  • 籍贯:浙江嘉善
  • 生卒年:1401—1487

相关古诗词

闽无红

闽儿手拔闽山舞,醉著巫衫代神语。

绛绡三尺首髼然,千里腥风啸红虎。

但欲屠人饱红腹,不管飞花碎红雨。

一红唱而百红和,南剑津头血漂杵。

神兵十万自天来,扼红之喉剪红羽。

暮枭红党徇军门,晨缚红魁献明主。

尚书气与秋天杳,不忍歼红红可抚。

红争悔祸指闽天,巫亦今为帐前虏。

毁红旗,卧红鼓,红帓纷纷弃如土。

翠笠冲烟下南亩,我作铭诗勖尔红,愿闽无红千万古。

呜呼愿闽无红千万古,老去残红双鬓苍,休说干戈向儿女,只说尚书尔慈父。

形式: 古风

题春晓苕溪图

海岳庵前真凤雏,写此春晓苕溪图。

笔精墨妙澹无迹,但见一幅云模糊。

千舒万卷纸欲毛,人家彷佛临江皋。

市远不知更几点,村深自觉鸡三号。

苕花流尽馀不月,何处烟中棹歌发。

初疑咫尺天苍凉,又道微茫水空阔。

凤凰山下钱王孙,载书汎宅来吴门。

题诗看画足宾客,长篇短章星斗繁。

百年耆旧竟沦落,此图去作他人物。

宝剑谁将土花蚀,光射牛女寒不没。

飞堕王郎杏花圃,开户得之喜欲舞。

卷中半是三吴人,诗画一时皆入神。

却笑桐村老迂牧,葡萄后尘追绝躅。

吁嗟王郎且珍袭,不拜犹当下长揖。

米家石丈诚难遇,牧也徒狂惜无补。

五色王葩雨吾雨,欲起元晖与之语。

形式: 古风

幽澜泉

爱此栖禅地,佳哉有此泉。

但闻遗自古,不识是何年。

未濯尘心净,安知此味玄。

寺门新揭匾,薇省笔如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梅花庵

梅花庵戏墨,零落满人间。

纸爱光逾润,云空鹤未还。

野园荒冢在,文碣古苔斑。

结伴寻幽去,聊乘半日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