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乌夜啼,向何处,哑哑绕妾庭前树。

天涯迁客天应怜,乌亦有情啼不去。

定知明日天恩到,天遣啼乌夜先报。

乌兮乌兮从尔啼,尔知妾苦为妾悲。

妾自促寒机,织锦制郎衣。

衣成寄远道,愿郎衣著蒙恩早。

郎衣锦,归有时,尔乌长宿庭前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乌夜啼》以乌鸦的啼叫为线索,巧妙地编织出一个关于思妇与远方迁客的动人故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情感交织,展现了深沉的思念与期待。

开篇“乌夜啼,向何处,哑哑绕妾庭前树”,以乌鸦的啼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婉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接着,“天涯迁客天应怜,乌亦有情啼不去”两句,将乌鸦的啼叫与远方的迁客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迁客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赋予乌鸦以情感,使其成为传递思念与希望的使者。

“定知明日天恩到,天遣啼乌夜先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预示着乌鸦的啼叫可能预示着好消息的到来,寄托了主人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接下来,“乌兮乌兮从尔啼,尔知妾苦为妾悲”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对乌鸦的请求,希望它能传达自己的痛苦与悲伤,体现了她对远方迁客的深情。

“妾自促寒机,织锦制郎衣”描绘了思妇在寒冷的夜晚,为了心爱的人不辞辛劳地织锦制衣的情景,表现了她对迁客的深深思念与关怀。“衣成寄远道,愿郎衣著蒙恩早”则表达了她对迁客早日归来,穿上自己亲手制作衣物的热切期盼,以及对迁客能够得到朝廷恩宠的祝愿。

最后,“郎衣锦,归有时,尔乌长宿庭前枝”以乌鸦长宿庭前枝头作为结尾,既是对迁客归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乌鸦这一情感载体的肯定,整个故事在温馨与希望中结束。

综上所述,《乌夜啼》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期待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女性深沉的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13)

李孟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图

大江之南多崇山,层峦叠嶂青回环。

山中去天不盈尺,我昔与客尝跻攀。

凌空直上最高顶,恍然身世非人境。

蟠桃子熟近瑶池,船藕花开通玉井。

下视群峰列四傍,苍松古木烟茫茫。

琳宫梵宇互隐现,丹厓翠壁相辉煌。

别来寻常形梦寐,忽见此园无乃是。

浩歌寄谢山中人,目送飞鸿去千里。

形式: 古风

次韵艳体

阆苑迢遥碧海深,青鸾飞断信沈沈。

春深香冷销金帐,夜静声閒绿绮琴。

殢雨游云频入梦,落花啼鸟总伤心。

玉箫何处吹明月,目断关山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明妃

玉箸双垂出汉朝,边尘满骑路迢迢。

琵琶曲尽肠应断,环佩魂归恨不消。

沙起黑河风冽冽,云埋青冢草萧萧。

黄昏独有荆门月,长向空村照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孟昭春兴

忆过蓬莱海上家,春风长日驻韶华。

九天风度瑶池乐,五色云迷玉洞花。

雷焕多情求宝剑,葛洪何处得丹砂。

到来彷佛三千岁,梦落红尘隔紫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