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

玉箸双垂出汉朝,边尘满骑路迢迢。

琵琶曲尽肠应断,环佩魂归恨不消。

沙起黑河风冽冽,云埋青冢草萧萧。

黄昏独有荆门月,长向空村照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明妃》由明代诗人李孟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凉命运与深沉情感。

首联“玉箸双垂出汉朝,边尘满骑路迢迢”以“玉箸”比喻昭君的眼泪,形象地展现了她离别故土时的哀伤之情,同时“边尘满骑”则描绘了出塞途中的荒凉景象,渲染了一种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凄凉。

颔联“琵琶曲尽肠应断,环佩魂归恨不消”进一步深化了昭君内心的痛苦与不舍。琵琶曲终,意味着她与汉朝的联系被彻底切断,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而“环佩魂归”则暗示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即使魂魄已归,但那份无法消除的遗憾依然缠绕心头。

颈联“沙起黑河风冽冽,云埋青冢草萧萧”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黑河之沙、冽冽之风、埋葬之地的青冢、萧萧之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昭君远离家乡、孤独终老的形象,同时也象征着她命运的悲惨与无助。

尾联“黄昏独有荆门月,长向空村照寂寥”将时间限定在黄昏,地点限定在荆门,通过“独有”、“空村”等词语,强调了昭君一人独处的孤独与寂寞。月光下的寂静村庄,不仅是对昭君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了她作为异国他乡的女性,所面临的孤独与被遗忘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形象的刻画,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无奈与悲哀。

收录诗词(13)

李孟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孟昭春兴

忆过蓬莱海上家,春风长日驻韶华。

九天风度瑶池乐,五色云迷玉洞花。

雷焕多情求宝剑,葛洪何处得丹砂。

到来彷佛三千岁,梦落红尘隔紫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金碧山水

雨馀山色暖如春,人掩柴门卧夕曛。

江上图书和月载,山中鸡犬隔云闻。

东风瑶草香初满,流水桃花路不分。

此处仙家浑不远,底须骑鹤访茅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促织吟(其一)

促织何唧唧,一片秋声满虚碧。

昨夜啾啾语床下,羸妇咿呜泪流臆。

妇言上有翁,痴女未解栉。

丈夫昼作田,何以事促织。

促织胡尔为,促织胡尔悲。

空阶月白风凄凄,岂不闻高楼女儿画双眉。

春来秋去蚕不知,越罗蜀锦花满枝。

形式: 古风

促织吟(其二)

促织何唧唧,我闻妇言重于悒。

叹生不逢尧舜时,天下干戈未休息。

且无八百桑,又无二顷田。

江湖事笔砚,卒岁衣裳穿。

促织有灵性,促织聆我言。

江天木落秋无边,胡为夜夜啼我前。

不闻民间征输急星火,里胥鞭笞泪盈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