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明妃》由明代诗人李孟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凉命运与深沉情感。
首联“玉箸双垂出汉朝,边尘满骑路迢迢”以“玉箸”比喻昭君的眼泪,形象地展现了她离别故土时的哀伤之情,同时“边尘满骑”则描绘了出塞途中的荒凉景象,渲染了一种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凄凉。
颔联“琵琶曲尽肠应断,环佩魂归恨不消”进一步深化了昭君内心的痛苦与不舍。琵琶曲终,意味着她与汉朝的联系被彻底切断,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而“环佩魂归”则暗示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即使魂魄已归,但那份无法消除的遗憾依然缠绕心头。
颈联“沙起黑河风冽冽,云埋青冢草萧萧”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黑河之沙、冽冽之风、埋葬之地的青冢、萧萧之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昭君远离家乡、孤独终老的形象,同时也象征着她命运的悲惨与无助。
尾联“黄昏独有荆门月,长向空村照寂寥”将时间限定在黄昏,地点限定在荆门,通过“独有”、“空村”等词语,强调了昭君一人独处的孤独与寂寞。月光下的寂静村庄,不仅是对昭君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了她作为异国他乡的女性,所面临的孤独与被遗忘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形象的刻画,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无奈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