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逸人

自说归山人事赊,素琴丹灶是生涯。

床头残药鼠偷尽,溪上破门风摆斜。

石井晴垂青葛叶,竹篱荒映白茅花。

遥知此去应稀出,独卧晴窗梦晓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他自言即将回归山林,生活简朴,以琴与炼丹为业。
床头剩下的药都被老鼠偷光了,破旧的小屋外,风吹过竹篱,茅花摇曳。
晴朗的日子,石井旁青藤垂下,竹篱边野草丛中白茅花开得零星。
料想从此远离尘世,我将独自在晴窗下,梦中见到晨霞。

注释

自说:自言自语。
归山:回归山林。
人事赊:世俗事务繁多。
素琴:朴素的琴。
丹灶:炼丹炉。
生涯:生活方式。
床头:床边。
残药:剩余的药物。
鼠偷尽:被老鼠偷光。
破门:破旧的门。
风摆斜:风吹得歪斜。
石井:石头井。
晴垂:在晴天垂落。
青葛叶:青色的葛叶。
竹篱:竹编的篱笆。
白茅花:白色的茅花。
遥知:预料。
稀出:很少出门。
独卧:独自躺着。
晴窗:晴朗的窗户。
梦晓霞:梦见早晨的霞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山林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自说归山人事赊,素琴丹灶是生涯”表明诗人主动选择了返回山中简单生活,这里的“素琴丹灶”象征着一颗平静无欲的心灵。

“床头残药鼠偷尽,溪上破门风摆斜”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然和不再过于在意世俗纷争。这里的“床头残药”暗示了生活的艰辛,而“鼠偷尽”、“溪上破门”则展示出一种被遗忘与自然力的侵蚀。

接下来的“石井晴垂青葛叶,竹篱荒映白茅花”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这里的“石井晴垂青葛叶”、“竹篱荒映白茅花”都是静谧美好的画面。

最后,“遥知此去应稀出,独卧晴窗梦晓霞”显示了诗人对未来某种可能性保持着期待,同时也满足于目前的隐逸生活。这里的“遥知此去应稀出”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的预感,而“独卧晴窗梦晓霞”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宁静与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某种期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满足以及内心的平静。

收录诗词(154)

罗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不详
  • 籍贯:余杭
  • 生卒年:825—?

相关古诗词

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

一抛文战学从公,两逐旌旗宿梵宫。

酒醒月移窗影畔,夜凉身在水声中。

侯门聚散真如梦,花界登临转悟空。

明发不堪山下路,几程愁雨又愁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

稽岭春生酒冻销,烟鬟红袖恃娇饶。

岸边丛雪晴香老,波上长虹晚影遥。

正哭阮途归未得,更闻江笔赴嘉招。

人间荣瘁真堪恨,坐想征轩鬓欲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闻杜鹃

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

孤馆觉来听夜半,羸僮相对亦无眠。

汝身哀怨犹如此,我泪纵横岂偶然。

争得苍苍知有恨,汝身成鹤我成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