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曲

襄阳昨夜秋风起,扬帆估舶相衔尾。

朝过汉口暮湘阴,缈缈樯乌何处寻。

郎心重利轻离别,风波日日无休歇。

郎如江水色,妾如水中石。

江水日夜东西驰,妾心如石终不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襄阳曲》由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上行舟图景,同时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开篇“襄阳昨夜秋风起,扬帆估舶相衔尾”,以襄阳为背景,秋风初起,帆船相连,画面感十足,既展现了自然景象,也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朝过汉口暮湘阴,缈缈樯乌何处寻”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表现了旅途的漫长与未知,樯乌的渺小与难以追寻,隐喻人生的漂泊与命运的不可预测。

“郎心重利轻离别,风波日日无休歇”揭示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追求利益,另一方面又对离别感到痛苦,生活的波折与挑战永不停息。接下来“郎如江水色,妾如水中石”运用比喻,将郎比作流动的江水,象征着变化与追求;将妾比作固定的石头,象征着坚定与不变,表达了男女之间情感的不同面向和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最后,“江水日夜东西驰,妾心如石终不移”以江水日夜奔流为喻,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妾的心却如同石头般坚定不移,体现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生、爱情与命运的主题,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为子晋叔答潘上舍

吴钩宝剑昔藏晦,精灵直射银河界。

延津一夕化为龙,轰雷烨电呈光怪。

荆山璞玉无人识,赵王得之成拱璧。

相如慷慨西入秦,十五全城不肯易。

奇器逢人自有时,尘世悠悠那得知。

丈夫遇合亦如此,折圭担爵宁忧迟。

羡君才可追骚雅,蝌痕鸟迹閒挥洒。

兴来春雪但孤扬,其曲弥高和弥寡。

羡君兰玉满庭芳,飞觞坐我开中堂。

只今奕叶承恩泽,鸾书云搆争辉煌。

大才晚成未为苦,高名早已登天府。

五凤楼须玉斧脩,九章衮待金针补。

水有沧溟鱼有鲲,一朝变化凌秋氛。

扶摇而上九万里,背负苍天足乱云。

形式: 古风

双松行寿李徵君

一幅吴绫洒烟雾,苍苍峭壁双松树。

虬枝铁干罥垂萝,依稀秦帝东封路。

天门晓日披龙鳞,撑柱乾坤不老春。

引觞持献徵君寿,奕叶长承雨露新。

形式: 古风

与衍源叔讳绍唐字宗扬

杨居寂寞盎无酒,问奇此客仍空手。

鸣蜩嘒嘒午阴凉,谁能并坐空搔首。

囊钱不肯向邻沽,试就西堂问有无。

欣然惠我盈樽绿,披襟命酌情偏娱。

酒酣客散意逾好,吟对落花閒不扫。

佳语由来属惠连,何必池塘梦春草。

形式: 古风

武夷篇寄冯稚谟

武夷之山天下奇,溪流九曲清涟漪。

峰峦秀拔耸霄汉,仙灵往往来栖迟。

大王峰高号天柱,玉女亭亭更媚妩。

弱水源通天鉴池,升真洞接蓬菜圃。

访道曾闻十二仙,披衣同谒魏子骞。

龙潭领得飞升诀,凡骨一蜕三千年。

幔亭开宴曾孙列,凌空万仞虹桥设。

宾云几曲彩霞飞,铁笛一声山石裂。

翠屏丹灶尚依然,悠悠往事人空传。

控鹤大仙缈何去,谁能契此清都缘。

冯生名挂天台藉,足蹑天梯访仙迹。

崖头招鹤鹤初还,岩下搴华华吐色。

箕踞长吟看水帘,一编寄我西来鹣。

安得乘风振羽臂,与君重访张金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