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月

城南江上逢中秋,城南石梁初截流。

长虹一道贯秋色,中分百里江南州。

残露消尽鱼尾黑,金蛇翻动三江白。

冰轮拥出碧玻瓈,照见钓龙台上客。

台中之客怀古心,黄河太华三登临。

今年携月醉台畔,越水越山为月吟。

无诸城里人如海,无诸故冢埋残霭。

无诸台上草离离,龙去台空三十载。

昔龙已去江悠悠,今龙虽在人未求。

怀珠岂立此台下,要上黄金台上钩。

乾坤四顾渺空阔,诗书亢气行勃勃。

合沙古谶此其时,天下英雄求一决。

南台月照男儿面,岂照男儿心与肝。

燕山买骏金万斛,万里西风一剑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南台月》描绘了诗人于城南江上度过中秋之夜的情景。首联写石梁新成,江流截断,长虹横贯秋色,将江南百里景色一分为二。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残露”、“金蛇”和“冰轮”等意象,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明亮,以及诗人醉酒赏月的闲适心情。

诗人借月抒怀,追忆自己曾多次登临黄河太华的经历,感叹时光荏苒,龙台空置已有三十载。他以“怀珠”自比,表达不愿在此处闲置才华,而是渴望像古人那样追求功名,登上象征权力与荣耀的黄金台。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探讨历史与命运,提到无诸古城的沧桑变迁,以及对天下英雄争霸的预言。最后,诗人感慨南台月光照亮男儿面庞,却难以触及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壮志。他以豪情万丈的姿态,表达了即使在万里西风中,也要持剑追寻理想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萨都剌作为元代文人的雄心壮志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征妇怨

有柳切勿栽长亭,有女切勿归征人。

长亭杨柳自春色,岁岁年年送行客。

一朝羽檄风吹烟,征人远戍居塞边。

辚辚车马去如箭,锦衾绣枕难留恋。

黄昏寂寞守长门,花落无心理针线。

新愁暗恨人不知,欲语不语颦双眉。

妾身非无泪,有泪空自垂。

云山烟水隔吴越,望君不见心愁绝。

梦魂暗逐蝴蝶飞,觉来羞对窗前月。

窗前月色照人寒,迟迟钟鼓夜未阑。

灯阑有恨花不结,妆台尘惨恨班班。

半生偶得一锦字,道是前年战时苦。

一朝血杵烟薮除,腰间斜挂三珠虎。

妾心自喜还自惊,门前忽闻凯歌声。

锦衣绣服归故里,不思昔日别离情。

别离之情几青草,镜里容颜为君老。

黄金白璧买娇娥,洞房只道新人好。

形式: 古风

春游太真观

东风恼人如著酒,晓莺啼断门前柳。

青山忽然契我怀,飞上玄都弄星斗。

绿云弄雨小立久,几片落花春在手。

辽东白鹤胡不归,松下丹铅老霜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二宫人琴壶图

行云留影雪弄香,藕丝织翠芙蓉裳。

春风拂拂兰蕙芳,金殿不锁双鸳鸯。

冰弦素手弹凤凰,玉壶投矢声玎珰。

花落无人春寂寂,侍女空抱琵琶泣。

谁知绝代有佳人,不解倾城与倾国。

笙歌别院留春住,婵娟千古蛾眉妒。

却笑长门闭阿娇,黄金好买相如赋。

形式: 古风

过桐庐

桐庐山水天下清,洪涛拍岸山围城。

桐君已乘丹凤去,世间草木谁知情。

落日摇红鱼尾赤,江上潮回沙嘴立。

三三两两野人家,半住渔村半樵牧。

尽抛章甫求仙灵,松间黄鹤唤不应。

阻风三日看山色,平生惯识枯枝藤。

碧桃海上开多少,几度春风长瑶草。

白云满地不归来,石烂松枯天地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