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千山来武夷,势若群龙趋。

峥嵘入霄汉,一一飞跃如。

石城开楼台,神仙之所居。

高岩挂钟鼓,幽壑藏舟车。

一水九曲折,烟霞共萦纡。

昂昂大王峰,回顾双玉姝。

变态千万状,迥与人境殊。

我行入幽深,凉云袭衣裾。

王事有程期,未能尽崎岖。

瞻望不忍去,为之少踌躇。

青鸾竟何在,落日啼猩鼯。

鬼工凿灵嶂,想在天地初。

不知百粤前,谁其宅此都。

魏王何代人,髑髅至今枯。

精神在青天,此物蝉蜕馀。

还丹九转就,身外复有躯。

鸡犬舐丹鼎,尚能游太虚。

虹桥宴曾孙,何不与之俱。

迩来二千年,谁使恩义疏。

驼羹不见遗,无人荐乾鱼。

空馀炼丹鼎,寒烟覆青芜。

当时烧白石,黄金满洪炉。

黄金果何用,亦为仙所需。

安期不可见,此事知有无。

吾将搴束茅,来依紫阳庐。

青鳞既可钓,枸杞亦可蔬。

遨游青山间,心朗气亦舒。

时从二三老,野服歌唐虞。

神仙果有之,必就贤人呼。

长生如可求,吾当受其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势的雄伟、自然景观的奇妙以及对仙人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石城开楼台”、“一水九曲折”、“王事有程期”等,不仅描绘了武夷山的地理特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诗的开头“千山来武夷,势若群龙趋”,以群山比作奔腾的龙,形象地描绘了武夷山的气势磅礴。接着,“石城开楼台,神仙之所居”则暗示了武夷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人通过“高岩挂钟鼓,幽壑藏舟车”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武夷山的奇特景象,仿佛这里隐藏着未知的世界。

“一水九曲折,烟霞共萦纡”描绘了武夷山的水流蜿蜒曲折,与周围的烟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而“昂昂大王峰,回顾双玉姝”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大王峰的雄伟与周围景致的柔美,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人物的想象,如“魏王何代人,髑髅至今枯”,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隐居于此,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吾将搴束茅,来依紫阳庐”,并期待能够与贤人共事,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收录诗词(19)

林泉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鹤寺听琴楼

青山如横琴,双瀑为之弦。

何人作此曲,一奏三千年。

上有倚天拂云之乔松,下有伏波步月之苍鼋。

松今未凋鼋未老,人间此曲何时了。

我来十月溪水销,古木万壑风萧萧。

飞流向我作宫徵,使我听之心寂寥。

临轩再拜问此水,巢由去后谁知己。

我今剩有两耳尘,不敢向此溪中洗。

山僧煮茗樵父歌,吾亦无如此水何!

形式: 古风

真诰岩

山行一百五十里,人家鸡犬如桃源。

上有太古白石洞,中是群仙炼丹坛。

人间风雨不敢到,梁时栋宇今犹存。

陶公真诰已入奏,孺子昆崙去未还。

帝遣蛟龙护灵石,时闻钟鼓鸣空山。

箫台回光日月白,河汉挂屋星辰寒。

休粮道士逐白犬,种桃金母驱青鸾。

千年茯苓长根蒂,百岁老人古衣冠。

曾闻赤水出岩洞,饮者白日生羽翰。

前朝此地禁樵采,迩来胜致多凋残。

长松滴露封丹灶,独鹤衔烟锁洞门。

神仙有楼不肯住,我辈走马何时閒。

愿分半间云月屋,自种数亩枸杞园。

岩头独坐洗尘耳,消此两涧清潺湲。

形式: 古风

张戡猎骑图卷

戎王小队猎秋野,豹尾服弓金络马。

苍髯奚官喜追逐,隔马相呼意閒暇。

鞭梢生风箭飞雨,乌骓如龙犬如虎。

沙平草浅狐兔肥,穹庐月寒归未归。

形式: 古风

题高尚书夜山图

善画尚书高彦敬,能书学士赵子昂。

两翁秋兴江海动,一尺夜山吴越苍。

云松雾塔参差见,野水寒沙渺漭长。

山窗抚卷应惆怅,却忆东坡赋雪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