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主人终夜留欢。

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

□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

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双鬟。

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

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

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

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优雅的燕子飞舞,清谈中挥动麈尾,主人整夜热情款待。
浓密的云彩中双凤图案的茶具,研磨出金线般的茶叶。
品味着泉水煮出的好茶,转眼间便能看到水面如蟹眼般的小气泡翻滚。
银瓶注入热水,花朵在兔形碗中漂浮,水面上有如鹧鸪鸟的羽毛斑点。
两个发髻轻盈,步履轻盈,春日纤细的手捧着茶杯,翠绿的衣袖带来凉意。
感觉清风轻轻扶持,仿佛醉酒后连山也倾斜了。
明亮的红纱烛光照亮画面,吟诵声中,月光洒满银色的马鞍。
归来已晚,书房的灯还未熄,她正在伴着残妆等待。

注释

雅燕:优雅的燕子。
挥麈:挥动麈尾,指清谈时的动作。
密云双凤:精致的双凤图案的茶具。
蟹眼:形容茶水初沸时的小气泡。
银瓶:银制的热水壶。
翠袖:绿色的衣袖。
醉玉颓山:形容醉态朦胧,如山倾倒。
红纱画烛:装饰有图案的红色纱质蜡烛。
银鞍:银色的马鞍。
芸窗:书房。
小妆残:残妆,指女子未卸的妆容。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满庭芳》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开篇“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以燕子轻盈飞翔和清谈的氛围,展现出聚会的高雅与轻松。接着,“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形象地描述了主人烹茶的精致过程,暗示着茶香四溢。

“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进一步描绘品茗的乐趣,以“蟹眼”形容水沸的细小气泡,展现了茶艺的细腻。随后,“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则通过器物的细节描绘,表现了饮茶时的视觉享受。

“双鬟。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转而描绘女子的出场,她步态轻盈,手持茶具,衣袖带凉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温情。接下来,“清风扶我,醉玉颓山”是诗人醉酒后的状态,表现出宴席的畅快。

“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描绘了月夜归程,红烛映照,月光洒满马鞍,画面富有诗意。最后,“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以温馨的场景收尾,主人归来时,女子仍在灯下装扮,流露出淡淡的闺中情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既有品茗的闲适,又有女子的柔美,以及诗人醉后的浪漫,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登金乌衣园来燕台

夕阳王谢宅。对草树荒寒,亭台欹侧。乌衣旧时客。

渺双飞万里,水云宽窄。

东风羽翅,也迷却、当时巷陌。

向寻常百姓人家,孤负几回春色。凄恻。人空不见。

画栋栖香,绣帘窥额。云兜雾隔。锦书至付谁拆。

刘郎只见惯,金陵兴废,赠得行人鬓白。

又争如复到玄都,兔葵燕麦。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踏莎行.咏雪

冻结南云,寒风朔吹。纷纷六出飞花坠。

海仙剪水看施工,仙人种玉来呈瑞。

梅萼清香,竹梢点地。画栏倚湿湖山翠。

先生方喜就烹茶,销金帐里何人醉。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一半儿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

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形式:

寄生草.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