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代柳安道的《题共乐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中以“平波数顷万峰前”开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广阔水面与群峰相映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自然之美。“一片丹青画不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幅画面的复杂与丰富,无法完全用画笔描绘其全部的细腻与生动。
接着,“幽榭小桥横翠水,茂林修竹锁轻烟”两句,将视线聚焦于一处精致的亭榭与蜿蜒的小桥之上,它们跨越碧绿的水面,周围是繁茂的树林和高耸的竹子,轻烟缭绕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这种景致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示着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
“绮罗弦管追欢地,雪月风花烂醉天”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人间的欢愉场景。绮罗华服、弦管齐鸣,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情欢歌,仿佛连天空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所感染,变得如同烂醉一般绚烂多彩。这一部分展现了人类社会中的欢庆与繁华,与前文的自然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争奈及瓜归觐去,湖山无复苦留连”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无奈与不舍。及瓜归觐,意味着到了瓜熟蒂落之时,需要返回家乡,与湖光山色的留恋之情形成对比,突出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