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毕仲愈的《句(其二)》。毕仲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歌舞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雅致。
“已招明月移歌扇”,开篇即以“明月”为背景,巧妙地将“歌扇”引入画面,暗示了夜晚的宴乐活动。明月似乎被邀请,轻轻移动,为歌舞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清冷的光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热烈的氛围。
“更倩春风试舞腰”,紧随其后,诗人将“春风”引入,赋予了自然界的元素以生命和情感。春风轻拂,仿佛在尝试着舞动女子的腰肢,既生动又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舞者轻盈的姿态和舞蹈的美妙。
整首诗通过“明月”与“春风”的巧妙运用,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传达了听觉上的和谐与情感上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高雅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