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溪郑氏义聚堂

闻道松庵老达尊,家传寸地至今存。

一堂和气兄犹弟,三世同心祖又孙。

灯火夜深归院落,犁锄春暖遍郊村。

莆阳人物应无算,礼义人人说郑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岳正的《题仙溪郑氏义聚堂》描绘了一幅和谐家族景象。首句“闻道松庵老达尊”暗示了郑氏家族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居住在松庵之中。接下来的“家传寸地至今存”表达了家族对土地的珍视和传承,显示出家族的稳定与延续。

“一堂和气兄犹弟”描绘了家庭内部的和睦,兄弟之间关系融洽,如同亲如手足。而“三世同心祖又孙”则强调了家族代代相传的团结精神,无论祖孙三代都保持着一致的心意。

“灯火夜深归院落,犁锄春暖遍郊村”通过夜晚灯火和春天农耕的场景,展示了家族成员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乡村社区的紧密联系。

最后,“莆阳人物应无算,礼义人人说郑门”高度评价了郑氏家族在当地的人格魅力和口碑,他们的行为举止皆遵循礼仪,成为人们谈论的典范,体现了儒家伦理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郑氏家族的和睦、团结和道德风范,展现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美好。

收录诗词(174)

岳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莆阳迎春

万里飘风一逐臣,帝教再起牧吾民。

非才窃愧天边宠,病体难胜海上春。

箫鼓暂同田舍乐,庖厨不减布衣贫。

故园松菊应无恙,总辨芳心待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其一)

尘坱无端竟日侵,招提快与故人临。

龙山事往成陈迹,莲社僧高识秽心。

岭海此身千里外,故园回首五云深。

何当棹却扁舟去,不问人间绂与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其二)

罗衣不怯晓寒侵,山寺追陪五马临。

总是龙山遗俗会,须知鸡黍故人心。

归田莫待桑榆晚,为客应惭岁月深。

寄语西风休落帽,孟嘉头已不胜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其三)

无奈闲愁万种侵,重阳况在客中临。

至今人爱登高节,自古谁知赏菊心。

齐国江山悲感后,楚王台榭草莱深。

未能免俗聊随俗,也把茱萸上鬓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