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其七十六)

花自为王橘自奴,便应次第问东湖。

芳菲未碍沧浪色,照水吟诗镊白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花朵自然尊为王者,橘树甘愿做它的仆人,
接下来应当逐一探寻东湖的风光。

注释

花:花朵。
自:自然。
为:作为。
王:王者。
橘:橘树。
自奴:甘愿做仆人。
便应:应当。
次第:依次。
问:探寻。
东湖:某个地方名,可能指特定的湖泊。
芳菲:盛开的花草。
未碍:并未妨碍。
沧浪色:清澈的湖水颜色。
照水:映照在水面。
吟诗:吟诵诗歌。
镊:镊子,这里指摘取。
白须:白色的胡须,代指诗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扇子诗·其七十六》。诗中通过花与橘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事物各有尊卑、各得其所的哲理。在这里,花代表高贵而美好的事物,而橘则象征着次一等级但仍具备价值的事物。诗人提议按照一定的顺序去东湖探寻这些事物,体现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共存的态度。

“芳菲未碍沧浪色”,这里的“芳菲”指的是花开得非常美丽,“未碍”意味着没有被打扰或遮挡,而“沧浪色”则是形容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花朵与水面的和谐共生。

“照水吟诗镊白须”,这句话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水边吟诵诗歌的情景,“镊白须”则是形容诗人的胡须被映照得洁白如雪,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雅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秩序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和欣赏。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栽橘

封君培壅百年心,准拟霜秋色更深。

办取数钱收一掬,此奴随处即成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秦城二绝(其一)

泮林堂后面峥嵘,不道诗书恨未平。

瓜蔓深坑馀鬼哭,此间学校倚秦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秦城二绝(其二)

堑成雉堞绕蚕丛,汉栈分明蜀徼通。

只说金牛能诳客,已输巴粟到关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荷花

优昙宝树作香林,佛面辉光紫磨金。

峰顶莲花高十丈,便敷妙座出花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