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文叔(其三)

南风南风兮,莫苏槁质。

坎离互宅兮,已翩翩乎月窟。

驾朱鸟以启路兮,潜玄宫而永息。

终长夜之漫漫兮,委人间之正则。

道所以经世兮,名不可以虚得。

方一去而即悟兮,可以淑艾乎士习。

倘再去而能悟兮,庶奸谀之屏迹。

使长孺居中司马遂相兮,狂酋当为之怵惕。

又何至于闯江踰岭兮,喋血上国。

思魏徵而奠九龄兮,吁其何及。

公虽九原兮,疑遗忠之尚尽。

我被公之知兮,始终如一。

不得哭公于堂兮,不得执公之绋。

我何负于神明兮,两足如絷。

歌南风之三叠兮,恨无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蔡文叔(其三)》。从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故人的哀伤和怀念之情。开篇“南风南风兮,莫苏槁质”两句,以南风比喻故人之逝去,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思念。随后的“坎离互宅兮,已翩翩乎月窟”则用坎离二卦象征天地之间的交感,月窟隐喻故人之逝去,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在“驾朱鸟以启路兮,潜玄宫而永息”中,诗人借用神话传说中的朱鸟引导亡灵归宿,表达了对逝者安息的祝愿。紧接着,“终长夜之漫漫兮,委人间之正则”则是诗人在深夜中思念故人,感叹人生苦短,希望能留下正直的名节。

“道所以经世兮,名不可以虚得”一句,强调了德行与名声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真实的德行才能流传后世。诗中还多次提及对逝者的怀念和思念,如“方一去而即悟兮,可以淑艾乎士习”等,这些都显示了诗人对逝者深厚的情感。

最后,“歌南风之三叠兮,恨无极”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无尽哀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感情,展示了古代士人对于朋友、同僚逝去后的哀伤与怀念,以及他们对于正直品德的追求和传承。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挽潜斋王枢相(其一)

忠简流馀庆,文忠印此心。

词章传世早,事业得君深。

不尽风云会,宁知岁月侵。

九重惊殄瘁,谗者舌方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效希夷和陈北溪韵(其一)

北溪真有道,出语涵芳鲜。

觉彼群迷句,真与梅争妍。

一花一太极,独立形气先。

逋仙名浪得,未必知其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高风行怀本斋

人皆喜君出,我独喜君归。

君出岂不美,事业生光辉。

君归亦不恶,风味高一时。

人才有消长,世运有盛衰。

公论不可泯,隐显观妍媸。

隐者未必是,显者岂皆非。

遁世愧无闷,贫贱不可移。

得时必行志,斯世相纲维。

无闷是在我,行志未可期。

一处特易易,一出真难持。

利欲政滔天,四海皆疮痍。

世俗所荣者,君子方鄙之。

君开青云步,要津夫何疑。

手挥体国略,口讷阿世词。

长揖群玉府,拔足逃阱机。

黄鹄已高举,瓮盎喧醯鸡。

苕霅有清泚,一洗京尘缁。

故旧述间阔,松楸慰时思。

兰茁濯庭下,菊蕊黄东篱。

酒熟蟹螯健,橙香鲈脍肥。

至哉天下乐,何须卿相为。

解我橐中书,极深更研几。

圣门八字开,广大涵精微。

或参华山席,先天探包羲。

或巾高阳车,同载膝上儿。

苟足今世具,小需时运宜。

天意欲平治,当今非吾谁。

形式: 古风

宿宝峰呈玉涧

默成已仙去,北山久寂寞。

岂无爱山人,时时访林薄。

心境不相当,丘壑自丘壑。

谁知百年后,秀气才有托。

的的盘溪孙,精光发河洛。

神龙跃天津,鞭霆驾飞雹。

相逢玉涧翁,笔底银潢落。

江湖四十年,万象恣描摸。

从游八九子,天才皆卓荦。

涨起十八滩,曹溪源一勺。

愧我局陋巷,瓢箪粗知乐。

遥望诗坛高,势与芙蓉角。

掩旗仆金鼓,不敢事攻略。

吊古得名胜,盟府定虚爵。

派长竟先归,白云冒南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