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垣孺

少年多难与时违,笑指丹丘去路微。

访道独携青竹杖,寻师频礼白云扉。

身如野鹤飞无定,心在青山去是归。

独有睢阳天万里,倚门人望老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面对命运的不公与世事的变迁,选择独自踏上寻找心灵归宿之路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首联“少年多难与时违,笑指丹丘去路微”开篇即点出主人公面对困难与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他以微笑面对未知的未来,指向那隐秘而遥远的丹丘之地,预示着他的旅程充满未知与挑战。

颔联“访道独携青竹杖,寻师频礼白云扉”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行径与目的。他独自携带竹杖,象征着简朴与自然,频繁地拜访高人,礼敬于白云之门,表明他寻求的是精神上的导师与指引,渴望通过修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颈联“身如野鹤飞无定,心在青山去是归”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如同自由飞翔的野鹤,身体虽无固定归宿,但心灵却早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青山,暗示了他在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平和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自我安放之处。

尾联“独有睢阳天万里,倚门人望老莱衣”收束全诗,以睢阳天万里象征广阔的世界与无限的可能,主人公虽独自一人,但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对家人的思念。老莱衣作为古代孝子的象征,表达了他对家庭与亲情的深深眷恋,即使远行,心中始终牵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独特人生轨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寻求精神解脱与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及对自由、智慧、和平与家庭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潘子明

栎园归去赋閒居,修竹长楸共结庐。

芳草不知三径处,白云常护一床书。

桥通白板行携鹤,门近青溪卧看鱼。

借问柴桑陶处士,几回花下过篮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花影

布叶分条不属春,水边林下暗相亲。

花神未必齐空色,香国何因见幻身。

紫陌昼游遥簇马,玉墀宵卧冷侵茵。

隔墙莫放东风入,动误西厢待月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无题为刘师浩作

铃铎无声月在途,背人偷下碧纱幮。

杨公岂合留红拂,卫尉终难恋绿珠。

兰火迎归翠羽帐,花枝摇动绣罗襦。

从郎白马西归去,得及春风未老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方士昭还漳州

津亭横笛促归槎,一片蒲帆带暮霞。

江上疏钟生远寺,天边寒树接平沙。

蒹葭雁下人初别,杨柳莺啼客到家。

闻道清漳烟水阔,相思何处寄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