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潘子明

栎园归去赋閒居,修竹长楸共结庐。

芳草不知三径处,白云常护一床书。

桥通白板行携鹤,门近青溪卧看鱼。

借问柴桑陶处士,几回花下过篮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首联“栎园归去赋閒居,修竹长楸共结庐”开篇即点出主人公归隐于竹林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颔联“芳草不知三径处,白云常护一床书”以芳草和白云为喻,既表现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主人的高洁与超脱。颈联“桥通白板行携鹤,门近青溪卧看鱼”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通过行走、观鱼等日常活动,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心境。尾联“借问柴桑陶处士,几回花下过篮舆”则以陶渊明为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潘子明所追求生活态度的认同与赞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影

布叶分条不属春,水边林下暗相亲。

花神未必齐空色,香国何因见幻身。

紫陌昼游遥簇马,玉墀宵卧冷侵茵。

隔墙莫放东风入,动误西厢待月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无题为刘师浩作

铃铎无声月在途,背人偷下碧纱幮。

杨公岂合留红拂,卫尉终难恋绿珠。

兰火迎归翠羽帐,花枝摇动绣罗襦。

从郎白马西归去,得及春风未老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方士昭还漳州

津亭横笛促归槎,一片蒲帆带暮霞。

江上疏钟生远寺,天边寒树接平沙。

蒹葭雁下人初别,杨柳莺啼客到家。

闻道清漳烟水阔,相思何处寄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咏水灯

如珠浮赤水,不叶开红莲。

川暗萤齐度,湖平星共联。

近能添岸火,远误逗江烟。

浦月光相借,溪云赤欲然。

鱼眼时交射,龙宫夜并悬。

因知普照处,俱是一灯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