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夜传君召,西清阅帝文。
笔回丹穴凤,歌起沛中云。
御幄金虬转,仙墀羽仗分。
君王自天纵,况复睿心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标题为《依韵恭和圣制龙图天章阁观三圣御书》。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皇帝在半夜召见臣子,传达皇上的命令或文书的情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艺术技巧,将这一场景渲染得庄重而神秘。
"半夜传君召,西清阅帝文"两句表明在深夜时分,皇帝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密信或急奏)召见臣子,臣子则必须迅速赶到宫中,对待皇上的命令或文书。"西清"通常指代朝廷或皇帝,这里暗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笔回丹穴凤,歌起沛中云"两句,则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来形容这场景。"丹穴"可能指代宫殿之内,而"凤"则象征着吉祥、高贵之物;"沛中"可能暗示了皇帝所居之地,而"云"则是歌声飘扬的比喻,整体上表现了朝廷的繁华与和谐。
"御幄金虬转,仙墀羽仗分"两句,更是将这一场景描绘得更加壮观。"御幄"指的是皇帝所居的帷幕,而"金虬"则形容其华丽和神圣;"仙墀"可能指代宫殿或朝廷的高台,"羽仗分"则是描述卫士持戟守护之景象,体现出朝廷的威严与肃穆。
最后两句"君王自天纵,况复睿心勤"表达了皇帝作为天子的形象,其权力来源于上天,并且他拥有睿智勤政的心志。这不仅是对皇帝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君主应有之德行的期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皇帝夜召臣子的场景,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神秘,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皇权至高无上以及君主理想形象的认同。
不详
塞长霜草白,天阔夜云愁。
影过空江月,声来别枕秋。
乡音何处托,客恨几时休。
况有冥飞志,无为弋者求。
岑寂夜将半,一声来枕前。
无风起群籁,有月在中天。
行子梦初断,故乡书未传。
不须闻别鹤,冷涕已潸然。
江芦初老渡新鸿,谁把高情托画工。
索索西风尉寒羽,萧萧残日伴疏丛。
渔舟欲下滩声急,谈麈重挥暑气空。
身在计庭归未得,每将秋思入图中。
獐猿未省京华见,画笔新传思入神。
绿野春深将戏子,空山月午挂吟身。
只应有梦须怀土,却为无机不避人。
我爱林泉旧时景,常来此处暂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