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来朱方注之东,海潮怒飞日夕相撞舂。
天将古来义士骨,化作狂澜中央屹立之青峰。
孤根直下二千尺,动影袅窕冲融中。
黄金侧布兰若地,凿翠面面开窗栊。
双桡伊轧破浪屋,恍忽置我高巃嵷。
是时千山雪新霁,水面月出天清空。
涛声四起人籁寂,毛发萧爽琉璃宫。
披衣明发蹑烟霭,决眦俯入归飞鸿。
襟前渤澥敛暝色,袖里岷峨吹晓风。
越南燕北但一气,尘埃野马何时穷。
苍梧虞舜不可叫,王事更恨归匆匆。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壮丽的景色和诗人登临的感受。首句“江来朱方注之东”写长江从朱方(今江苏镇江一带)流来,注入金山,潮水汹涌澎湃。接下来的“海潮怒飞日夕相撞舂”形象地描绘了潮汐冲击金山的情景,犹如狂澜中的青峰。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将天意比作化作金山的古代义士之骨,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金山孤峰直插云霄,“孤根直下二千尺”,其身影在光影中摇曳生姿。“黄金侧布兰若地”形容金山如黄金镶嵌在碧绿的江面上,窗户如画,美不胜收。
乘船破浪前行,诗人仿佛置身仙境,“双桡伊轧破浪屋”描绘了舟行的动态画面。此时,千山积雪初霁,月出天清,涛声四起,万籁俱寂,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诗人披衣而行,仰望归鸿,心境开阔。
“襟前渤澥敛暝色,袖里岷峨吹晓风”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视界开阔,感受到大海与高山的气息。他感叹天地间的一气相通,对尘世的纷扰表示厌倦,希望能像虞舜那样超脱尘世,但现实却是“王事更恨归匆匆”。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山的自然景观,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展现出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不详
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魏公孤忠如孔明,赤手能支天柱倾。
苏公高节如子陵,寸胶解使黄河清。
等是世间少不得,问津耦耕各其适。
后人未可轻雌黄,两翁之心秋月白。
西湖南山和靖庐,西山东湖清隐居。
皇天从来具老眼,胜地不肯栖凡夫。
眼中四时风月景,胸次万古皇王书。
夫君岂是终隐者,要学川云时卷舒。
君以铁面名,自谓相人无软语。
我亦铁心人,不把穷通来问汝。
独有一事欲扣君,学海无底难穷寻。
几时铁拳透铁壁,直窥千年贤圣心。
花正纷红俄骇绿,月才挂壁又沈钩。
世间万事都如此,莫遣双眉浪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