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荆石以诗见投且索赋其斋头古梅匆匆未有以应因书七月中所为丰山古梅歌附题其后

朔风噤关晨不开,忽报诗老传诗来。

巡檐朗诵破寒寂,尺幅似挽阳春回。

是何笔力桀且魁,有解读者知谁哉。

多时欲访翁家梅,岁晏苦被归装催。

翁今索诗为花寿,我欲赋此无翁才。

一诗成时一花放,每看一花倾一杯。

翁家此乐在天上,尘堁下士何由陪。

丰山古干昨所咏,为爱昔者歌豪栽。

眼中翁在豪过此,安用望古徒徘徊。

先将此札疥翁壁,他时蜡屐来高斋,作诗草草翁无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名为《汪荆石以诗见投且索赋其斋头古梅匆匆未有以应因书七月中所为丰山古梅歌附题其后》。诗中描绘了朔风凛冽的清晨,突然收到友人汪荆石的诗作,诗人巡檐朗诵,仿佛能破除冬日的寒寂,让春天的气息重新回归。诗人的笔力强劲,令人赞叹,却也引出对能否理解其深意的疑问。

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探访友人家中的梅花,但因年末归家的急迫而未能如愿。此时,友人请求诗人为其斋头的古梅赋诗,诗人虽自感才疏学浅,但仍欣然答应。诗中提到,每写完一首诗,便有一朵梅花绽放,诗人每观赏一朵梅花,便饮一杯酒,以此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友人汪荆石的快乐似乎超脱于尘世之上,诗人虽无法与之同享,但仍希望将来能再次拜访友人,共同饮酒赋诗,享受这份快乐。诗中引用了之前所作的《丰山古梅歌》,并表达了对友人之乐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省和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响山潭

一舟摇醉眠,梦醒舻声响。

洞窗见长崖,峭立森如掌。

颓光影澄流,凝碧随滉瀁。

人言响山潭,呼之应成两。

三呼而三应,高下随所饷。

大声既隆隆,小语亦朗朗。

昔诧石镜奇,须眉了能仿。

兹能效无形,乃真绝言想。

喧寂人籁兼,鸣叩道心长。

逋然发惊吟,韵与连山往。

十年走尘中,高唱无人赏。

得此为同声,苦心殊未枉。

形式: 古风

冬日过西湖(其一)

寂寞楼台锁冻云,闲踪唯我最殷勤。

西湖与尔坚相约,一过钱塘一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冬日克一过访和赠(其一)

每经契阔想平生,四海论交有少卿。

似我渐成心木石,如君犹是气幽并。

那愁白璧投无地,多恐黄金铸未精。

别后酒狂浑不减,月斜舞影共参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日克一过访和赠(其三)

知君兴尽欲回舟,日暮天寒不可留。

百岁去时何鼎鼎,半生行道苦悠悠。

青山未买元晖宅,江水能言洗马愁。

前路酒徒相问讯,故人久已敝貂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