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五)

晕入灵犀,胎含老蚌。正好修行,正好供养。

有人于此拂袖便行,脚跟下已吃三十拄杖。

何以见得,禅归海,经归藏。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祖钦所作,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晕入灵犀,胎含老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心灵比喻为通透如犀角的智慧,暗示修行者的心境已经深入领悟;"胎含老蚌"则喻指修行者如同孕育珍珠的老蚌,默默积累内在的智慧和力量。

"正好修行,正好供养"表达出对修行生活的认同和珍视,认为当前的状态是最适宜修炼和提升自我的时刻。接下来的"有人于此拂袖便行,脚跟下已吃三十拄杖"描绘了一种修行者的决绝与坚韧,即使有人轻易放弃,那些坚持者也会因坚定的步伐而受到考验,象征着修行路上的磨砺。

最后两句"禅归海,经归藏"是点睛之笔,禅宗的精髓融入大海,佛法的经典深藏内心,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将禅定和教义内化于心,达到与宇宙大道合一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修的真谛和修行者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259)

释祖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

人天眼目,佛祖纲维。千差万别,一以贯之。

克宾法战不胜,南泉斩却猫儿。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五)

久雨不晴,浸烂衲僧鼻孔。

如何是衲僧鼻孔,浮云散尽碧天宽,赫赫金盆海里涌。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二)

法逐心生,心随法变。心法双忘,千化万变。

扇子?跳上三十三天,?著帝释鼻孔。

盏子扑落地,楪子成七片。

虽是一期方便,闻名不如见面。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八)

秋风萧萧,夜雨飘飘。孤峰绝顶,转见寂寥。

旷劫前头时节,看来不异今朝。

形式: 偈颂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