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陵供事述感五章(其三)

象设徒虚傋,龙游竟不还。

勋华留率土,精爽寄空山。

石锢金泉黝,云栖碧殿閒。

寝园如种竹,应有泪成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泰陵供事述感五章》中的第三章。诗中描绘了对已逝者的哀思与怀念,通过描述陵墓的景象,寄托了对先人的追忆之情。

“象设徒虚傋,龙游竟不还。”这两句以“象设”和“龙游”为喻,表达了对逝者不在的遗憾与无奈。“象设”可能指陵墓中的雕像或象征物,“龙游”则暗示逝者已离世,无法再归。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性。

“勋华留率土,精爽寄空山。”这里赞美了逝者生前的功绩与美德,称其勋业如同华美之光普照大地,而其精神则仿佛融入了空山之中,永恒存在。这不仅是对逝者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不死的颂扬。

“石锢金泉黝,云栖碧殿閒。”这两句描绘了陵墓周围的自然景观,石头被岁月侵蚀,泉水深幽,云朵在碧绿的殿堂上轻轻飘荡。这样的描写既增添了环境的肃穆感,也隐含了对逝者安息之地的宁静与美好想象。

“寝园如种竹,应有泪成斑。”最后两句将陵墓比作竹林,暗示逝者如同竹子般坚韧不拔,即使泪水滴落,也化作园中的斑驳痕迹,象征着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泰陵供事述感五章(其四)

皇寝居庸近,山深地转饶。

雄关三镇锁,幽府百灵朝。

堡堠烽全息,屯兵甲半销。

帝心遥可识,终古绝天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泰陵供事述感五章(其五)

午夜祠钟发,千官集广墟。

遂看除禫服,那复见宸裾。

长隧通玄壤,明楼瞰紫虚。

松阡回望里,风雨泣涟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下陵二首(其一)

露行踰十里,夜黑四岩阴。

不辨云霞色,惟闻钟磬音。

堑鸦翻列火,山鬼啸空林。

欲下西陵路,前沟水正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下陵二首(其二)

窈窈山径僻,喧喧徒御归。

马逢危石住,灯入古林稀。

树密全妨盖,云寒半湿衣。

红门知不远,秋角听依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