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辞(其二)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

飘零事已空。沈沈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煜的作品,名为《挽辞(其二)》。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悲凉与无尽的怀念。

“艳质同芳树”,这里的“艳质”指的是鲜艳而美好的景象,“同芳树”则是比喻那些曾经共同享受过美好时光的人或事物。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思。

接着,“浮危道略同”,“浮危”暗示着不稳固和短暂,“道略同”则是指那些曾经共同走过的小路,这里也许包含着对往昔相伴之人的怀念与惆怅。

“正悲春落实, 又苦雨伤丛”,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致即将逝去的哀伤,以及对雨水摧毁花丛造成损害的痛心。这里的“春”不仅是季节,更象征着生命力与活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秾丽”指的是繁盛华美的事物,诗人问它们现在哪里去了,而答案是“飘零”——漂泊不定,已经成为空洞无物了。这两句强烈地表达了对过往辉煌时刻的怀念与现实中的遗憾。

最后,“沈沈无问处,千载谢东风”,诗人感叹着时间的沉重,无从追问那些逝去的事物,只能在长久的岁月中向那不复返的“东风”表示感激。这里的“东风”往往象征春天,也可能是指那些给予过自己启示与温暖的人或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易逝、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慨。李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这种普遍的人生体验转化为语言的艺术,使读者也能在其中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哀愁。

收录诗词(72)

李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字:重光
  • 号:钟隐
  • 生卒年: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相关古诗词

病中书事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病中感怀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搆强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悼诗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濛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