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

楚竹青玉润,从来湘水阴。

缄书取直节,君子知虚心。

入用随宪简,积文不受金。

体将丹凤直,色映秋霜深。

宁肯假伶伦,谬为龙凤吟。

唯将翰院客,昔秘瑶华音。

长跪捧嘉贶,岁寒惭所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楚地的翠竹如青玉般润泽,自古以来生长在湘江的阴凉处。
书写信件时选择竹简,象征着君子的正直和虚怀若谷的品格。
竹子被用于法律文书,不为金钱所动,坚守公正无私。
它的质地如同丹凤般刚直,色泽在秋霜中显得更深沉。
宁愿保持清高,不愿模仿伶伦那样的音乐家,只愿传达翰林院的高雅之声。
对翰院宾客来说,过去曾珍藏着如瑶华般的美妙乐音。
我恭敬地接受这份美好的赠礼,面对严冬,深感荣幸和敬佩。

注释

楚竹:楚地的翠竹。
青玉润:如青玉般润泽。
湘水阴:湘江的阴凉处。
缄书:书写信件。
直节:正直的品格。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宪简:法律文书。
积文:积累的文采。
龙凤吟:比喻高雅的音乐。
翰院客:翰林院的宾客。
瑶华音:如瑶华般的美妙乐音。
嘉贶:美好的赠礼。
岁寒:严冬。
钦:敬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诗中充满了对友情深厚和高洁品格的赞美。

"楚竹青玉润,从来湘水阴。"

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竹在楚地生长,其清新如同玉石一般,受到了湘江流水所滋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赞誉,形象地表达了友情的纯洁和深沉。

"缄书取直节,君子知虚心。"

这两句诗讲述的是交换信物的情谊。在古代,人们常以信物作为诚意的象征,而这里的“缄书”即是指用丝线束缚的书信。“取直节”则意味着取一段直节来作为信物,表明心迹的真挚。诗人强调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们懂得内心的真诚与谦逊。

"入用随宪简,积文不受金。"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品德和文学态度。“入用”意指进入官方职位,“随宪简”意味着遵循法度而行事;“积文”是指积累的文章,而“不受金”则表明诗人拒绝贿赂,不以金钱换取功名。

"体将丹凤直,色映秋霜深。"

这里描绘了一幅丹凤呈现其美丽姿态的画面,其中“体将丹凤直”形容诗人的文章如同丹凤展翅一般雄伟而直接;“色映秋霜深”则表达了这种美丽不仅是外在的,更有着深远的内涵,犹如秋天的霜气渗透得很深。

"宁肯假伶伦,谬为龙凤吟。"

这两句诗强调了诗人对真挚艺术追求的坚持,“宁肯”表达了一种宁愿不做的决心;“假伶伦”意指不愿意去模仿他人,而“谬为龙凤吟”则是说并不愿意被误认为是高超的文学作品。

"唯将翰院客,昔秘瑶华音。"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日在翰林院中与裴侍郎共度时光的怀念之情,“唯将”表示专一地回忆;“翰院客”指的是曾经在翰林院作客的人们;“昔秘瑶华音”则是对那段美好往事的回忆,似乎能够听到那些珍贵的、如瑶石般美好的声音。

"长跪捧嘉贶,岁寒惭所钦。"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裴侍郎赠送之物的感激和自愧之情,“长跪”表示长时间地跪拜;“捧嘉贶”则是双手恭敬地接过礼物;“岁寒惭所钦”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天气转寒的季节里,对于无法报答这份恩情的自责之心。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题张蓝田讼堂

角巾高枕向晴山,讼简庭空不用关。

秋风窗下琴书静,夜景门前人吏闲。

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题陈季壁

郢人何苦调,饮水仍布衾。

烟火昼不起,蓬蒿春欲深。

前庭少乔木,邻舍闻新禽。

虽有徵贤诏,终伤不遇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东邻郑少府

一闻白雪唱,愿见清扬久。

谁谓结绶来,得陪趋府后。

小邑蓝溪上,卑栖惬所偶。

忘言复连墙,片月亦携手。

草色同春径,莺声共高柳。

美景百花时,平生一杯酒。

圣朝法天地,以我为刍狗。

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赠柏岩老人

日与麋鹿群,贤哉买山叟。

庞眉忽相见,避世一何久。

林栖古崖曲,野事佳春后。

瓠叶覆荆扉,栗苞垂瓮牖。

独歌还独酌,不耕亦不耦。

硗田隔云溪,多雨长稂莠。

烟霞得情性,身世同刍狗。

寄谢营道人,天真此翁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