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季壁

郢人何苦调,饮水仍布衾。

烟火昼不起,蓬蒿春欲深。

前庭少乔木,邻舍闻新禽。

虽有徵贤诏,终伤不遇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郢都的人何必费神,只喝冷水盖粗布被。
白天连烟火都不见,草木茂盛春天已深沉。
庭院前少有大树,邻居传来新鸟鸣声。
虽然有征召贤才的诏书,内心却始终感到不得志。

注释

郢人:指郢都的居民。
苦调:费神,忧虑。
饮水:喝冷水。
布衾:粗布被子。
烟火:炊烟。
昼不起:白天没有炊烟升起。
蓬蒿:野草。
春欲深:春天快要过去。
前庭:庭院前面。
乔木:高大的树木。
邻舍:邻居。
新禽:新来的鸟。
徵贤诏:征召贤才的诏书。
不遇:不得志,怀才不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沉默寂寞的乡村景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遇之感。"郢人何苦调"一句,以古郢城的居民为喻,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而"饮水仍布衾"则是说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法摆脱这种怀旧情绪。"烟火昼不起"说明乡间气氛宁静而缺乏生机,"蓬蒿春欲深"则指示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生长,与人事的冷清形成对比。

"前庭少乔木"表明诗人的居所环境简陋,缺乏绿荫,而"邻舍闻新禽"则显示生活中还有一些简单而温馨的声音,如同自然界给予孤独者的慰藉。然而,尽管"虽有徵贤诏"表明外部世界对于人才的征召,但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不被理解感仍旧存在,"终伤不遇心"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我认同的困境,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赠东邻郑少府

一闻白雪唱,愿见清扬久。

谁谓结绶来,得陪趋府后。

小邑蓝溪上,卑栖惬所偶。

忘言复连墙,片月亦携手。

草色同春径,莺声共高柳。

美景百花时,平生一杯酒。

圣朝法天地,以我为刍狗。

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赠柏岩老人

日与麋鹿群,贤哉买山叟。

庞眉忽相见,避世一何久。

林栖古崖曲,野事佳春后。

瓠叶覆荆扉,栗苞垂瓮牖。

独歌还独酌,不耕亦不耦。

硗田隔云溪,多雨长稂莠。

烟霞得情性,身世同刍狗。

寄谢营道人,天真此翁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归客

京口三秋衰叶落,浔阳千里暮潮生。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