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泉溅雪林华湿,盘石生云古藓乾。
早著些词招隐去,泰山有贼脍人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清幽而神秘的画面。"飞泉溅雪林华湿"生动地刻画了泉水如雪般飞溅,打湿了周围的林木,营造出一种湿润而清凉的氛围。"盘石生云古藓乾"进一步描绘了石头上云雾缭绕,古老的苔藓在湿润与干燥之间显得格外坚韧。诗人想象自己能通过撰写诗词吸引隐士前来,暗示着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然而,最后一句"泰山有贼脍人肝"却陡然转变了诗意,带出一丝阴暗和恐怖的元素。这可能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隐喻,以泰山之大象征权势或恶势力,"有贼脍人肝"则暗示着黑暗面的存在和对公正的威胁。整体来看,这首诗在宁静的山水画面中融入了深沉的社会批判,体现了宋诗的婉转与含蓄。
不详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若木扶桑莫苦攀,芙蓉薜荔不妨闲。
封三万户烟云里,化百千身水石间。
客窗翻遍竹炉香,楼外更声作许长。
解事灯花相报似,拥炉儿女说荒唐。
箕斗光移析木津,踏霜扶醉不惊尘。
夜寒应是梅花觉,半敛愁容婉待春。
钿车罗帕禁街夜,珂伞炬城沙路春。
少不自强今老矣,落梅风暖酒生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