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参政王继学海南初还韵

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

灯下冷风山鬼到,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烟合,深夜蛮乡客语低。

昔日持书乌府上,五花骢马凿霜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远方归家的渴望。首联“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以“飘零”二字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无定所的境遇,接着以“倦鸟投林”比喻自己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但“未许栖”三字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颔联“灯下冷风山鬼到,岭南春雨竹鸡啼”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归途中的孤寂与凄凉。在冷风中独坐灯下,仿佛连山鬼也来作伴,而岭南的春雨中,竹鸡的啼鸣更添了几分孤独。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炎天海国瘴烟合,深夜蛮乡客语低”则将场景转至炎热的海边国家,瘴气弥漫,夜晚的蛮乡里,客人的声音低沉,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旅途的艰辛。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险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艰难困苦的深切感受。

尾联“昔日持书乌府上,五花骢马凿霜蹄”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感慨。通过“五花骢马凿霜蹄”的形象,既展现了昔日的荣光,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孤独、寂寞与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游崇禧寺有感

紫翠云中出雨堂,老僧挥泪忆先皇。

赤阑相映苔花落,翠辇不来山路荒。

此日山河消王气,旧时草木识天香。

夜深行殿无人到,应有山云护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偕廉公亮游钟山

十里松风吹酒醒,马头云气碧崚嶒。

空山落叶时闻雨,古塔疏林夜见灯。

胜地难逢今日会,旧游却记向年曾。

使君五老峰前去,应有新诗寄病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同吴郎饮道院

三月江南飞柳花,松间童子脸如霞。

旋酤采石仙人酒,来访山阴道士家。

落日下城人影散,东风吹马帽檐斜。

吴郎今夜孤舟渡,回首江心月半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忆观驾春蒐二首(其二)

日奏云间紫凤箫,春随天上赭黄袍。

仗前虎将千斤斧,架上鹰儿五色绦。

猎士开弓黄犬疾,宫官击鼓紫驼高。

侍游亦有中书令,七宝雕盘看绿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