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淮海虽故楚,无复轻扬风。

斋厨圣贤杂,无事时一中。

谁言大道远,正赖三杯通。

使君不夕坐,衙门散刀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淮海之地虽然曾经属于楚国,但已不再有轻盈的微风。
官署的厨房里汇集了圣贤们的饮食,闲暇时大家聚在一起共餐。
谁说大道遥不可及?正是这三杯美酒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郡守大人不会每晚都留客,衙门里的紧张气氛也随之放松。

注释

淮海:古代地区名,指淮河与大海之间的区域。
故楚:指古代楚国的旧地。
斋厨:官员或僧侣的食堂。
大道:指儒家的大道理或至高原则。
三杯:泛指饮酒,古人常以三杯为一小酌。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夕坐:晚间留客或办公。
衙门:古代官府。
刀弓:这里比喻紧张的工作氛围。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的诗。"淮海虽故楚,无复轻扬风",诗人以淡定的心态面对过往的辉煌,不再追求虚名。"斋厨圣贤杂,无事时一中",表明诗人的生活简单而不失品味,偶尔也能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谁言大道远,正赖三杯通",这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诠释,意味着通过酒的力量,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最后两句"使君不夕坐,衙门散刀弓",则是诗人向友人表达一种邀请,希望对方不要急于离开,而是在安静的夜晚,一起享受那份宁静。

这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幽默和豁达,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无奈与挑战,以及他通过饮酒寻找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在这里,苏轼借助对友情和生活的赞美,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和功利的人生境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

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

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

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

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晁子天麒麟,结交未及仕。

高才固难及,雅志或类己。

各怀伯业能,共有丘明耻。

歌呼时就君,指我醉乡里。

吴公门下客,贾谊独见纪。

请作《鵩鸟赋》,我亦得坎止。

行乐当及时,绿发不可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盖公偶谈道,齐相独识真。

颓然不事事,客至先饮醇。

当时刘、项罢,四海疮痍新。

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

寂寞千载后,阳公嗣前尘。

醉卧客怀中,言笑徒多勤。

我时阅旧史,独与三人亲。

未暇餐脱粟,苦心学平津。

草书亦何用,醉墨淋衣巾。

一挥三十幅,持去听坐人。

形式: 古风

次韵范淳甫送秦少章

宿缘在江海,世网如予何。

西来庾公尘,已濯长淮波。

十年淮海人,初见一麦禾。

但欣争讼少,未觉舟车多。

秦郎忽过我,赋诗如《卷阿》。

句法本黄子,二豪与揩磨。

嗟我久离群,逝将老西河。

后生多名士,欲荐空悲歌。

小范真可人,独肯勤收罗。

瘦马识騄耳,枯桐得云和。

近闻馆李生,病鹤借一柯。

赠行苦说我,妙语慰蹉跎。

西羌已解仇,烽火连朝那。

坐筹付公等,吾将寄潜沱。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