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菜羹脱粟布襕衫,酒肉随时亦饱酣。
生理傍人那得见,泉源在我久弥甘。
此身可是陶成器,来学须教青出蓝。
若要参禅垂一问,也胜削发礼瞿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藻在西轩斋戒结束后,与朋友们短暂告别的情景。他穿着简朴的菜羹脱粟布襕衫,饮食随性但满足,强调内心的宁静和自给自足。诗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依赖于外在的赞誉或物质丰富,而是源自内心的源泉,这种甘甜是持久的。
他以陶器自比,表示自己已经修炼成熟,如同经过琢磨的陶器,希望后辈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超越自己("青出蓝"),寓意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诗人提到如果有人想要向他求教佛法,即使不是出家为僧,简单的禅问也能体现修行的价值,甚至认为这比剃度为僧还要切合实际。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后辈寄予的期望和引导。
不详
日夜滩声急,相忘不闹人。
儿孙犹弃水,农圃各文身。
眼出平洋豁,眉逢大雨颦。
溪藏山胁里,绕水每逡巡。
谪来谁作久长居,便拟明朝归旧庐。
诵遍离骚情不已,读残鵩赋恨如初。
斯翁直是忧黎庶,到处仍看似里闾。
父老无人堪问讯,黄昏立马转踌躇。
向来风月已伤多,谁料中身更被魔。
萱草别非资灌溉,桐音何事不纯和。
人伦自古无娼妓,世态凭渠暂笑歌。
若是此身能解脱,扫除药饵病消磨。
维舟江岸偶相邻,还与吾翁是故人。
颜貌不知今日改,姓名方记旧时亲。
少年壮笔生应贵,白发青衫今尚贫。
一笑羊城聊适意,明朝话别两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