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古任风吹,明月最相宜。
寒鸿云外叫,此意有谁知。
这首诗描绘了风中的千年历史,明月作为永恒的见证者显得尤为适宜。诗人借寒鸿在云外的叫声,表达了深远的情感或哲理,然而这微妙之意却似乎少有人能真正理解。整体上,它以自然景象寄托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静寂而深沉的意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和内省的风格。释印肃通过简洁的诗句,引导读者去感受和思考人生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室内交珍宝,方悔初颠倒。
白日上云霄,帝里风光好。
小法勿贪婪,无二亦无三。
唯此一事实,何用广言谈。
门前废草庵,平常不离方。
失却庵中主,犹是雅郎当。
青山藏不得,走杀参禅客。
拶破洛浦珠,面前光烜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