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晓

历乱银河落,朦胧曙色微。

忽看入幽户,渐已透疏帏。

物各知群动,吾思欲揽衣。

幽居虽少事,颓惰自非宜。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银河的光辉与逐渐明亮的曙光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这一自然界的过渡时刻,银河的光芒在朦胧的晨光中显得尤为独特,仿佛是天际的一道神秘之门。诗人通过“历乱银河落”和“朦胧曙色微”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银河的光芒似乎有意无意间穿透了幽暗的门户,又渐渐穿透了轻薄的帷幕,这种动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变化,也暗示了某种内在的觉醒或启示。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幽户”和“疏帏”的意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后两句“物各知群动,吾思欲揽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和谐共处的感慨,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与行动的渴望。这里的“物各知群动”可能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活动,而“吾思欲揽衣”则透露出诗人想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和谐自然之中去的意愿。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上,更蕴含了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幽居虽少事,颓惰自非宜”这两句,是对诗人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在幽静的居所中,虽然事务不多,但过于懒散的生活态度显然是不合适的。这里既有对现状的自我警醒,也有对未来行动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幽事

幽事时时有,閒居颇自便。

听莺留徙倚,教鹤助蹁跹。

掬水苔矶坐,寻芳竹径穿。

却怜城市里,车骑正喧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其一)

宇宙宽如许,卑栖但一枝。

何期野人屋,欣得大贤诗。

高鸟冥冥去,飞花故故辞。

美人隔秋水,无计镇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其二)

种竹期三径,栽花亦数枝。

溪山馀远兴,天地入新诗。

尘世久成厌,清时难便辞。

终当返初服,猿鹤共追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其三)

遗老吾何敢,居閒得自怡。

力耕聊卒岁,久病欲忘诗。

盛美嗟谁及,迂疏忝受知。

最怜公务剧,扳屈愧无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