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其一)

宇宙宽如许,卑栖但一枝。

何期野人屋,欣得大贤诗。

高鸟冥冥去,飞花故故辞。

美人隔秋水,无计镇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中的第一首。孙承恩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宇宙的广阔与个人生活的渺小,通过对比宇宙之大与个人栖身之所之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宇宙宽如许”,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读者引入一个广阔的宇宙背景之中,暗示了诗人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敬畏之心。接着,“卑栖但一枝”则将视角拉回至个人的生活,以“一枝”比喻个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地位,强调了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微不足道。

“何期野人屋,欣得大贤诗”两句,转折中透露出惊喜之情。诗人意外地在简陋的乡村屋舍中,得到了大贤的诗作,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文学艺术价值的肯定。这里的大贤,既可理解为喻扬庵郡公,也可泛指那些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智慧和艺术的尊重与向往。

后两句“高鸟冥冥去,飞花故故辞”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高飞的鸟儿渐渐消失在远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飞花故故辞”,则以花落表达了一种离别或结束的意味,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分别或是某种情感的终结。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最后,“美人隔秋水,无计镇相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秋水代表了距离,美人则象征着诗人珍视的友情或爱情。然而,面对遥远的距离,诗人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默默思念,无法实现长久的相聚。这种无奈与深情交织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宇宙的宏大与个人生活的渺小,以及对友情、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其二)

种竹期三径,栽花亦数枝。

溪山馀远兴,天地入新诗。

尘世久成厌,清时难便辞。

终当返初服,猿鹤共追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其三)

遗老吾何敢,居閒得自怡。

力耕聊卒岁,久病欲忘诗。

盛美嗟谁及,迂疏忝受知。

最怜公务剧,扳屈愧无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其四)

卜筑真成戏,幽栖任俗猜。

登临屈冠盖,光彩动蒿莱。

自愧盘飧薄,能将怀抱开。

迂疏或不弃,乘兴肯重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其五)

叩户醒残梦,开门得好诗。

骊珠惊到眼,宿疴忽如医。

喜溢高歌久,才疏勉和迟。

小亭成胜事,幽寂动春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