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
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
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
朗咏豁心胸,笔与泪俱落。
此诗乃唐代诗人刘叉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创作诗歌的无奈与悲凉。首句“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直接揭示主题,言说自己写诗却无人赏识,不如不写为佳。这股情感在第二句“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与世隔绝,无人理解。
第三句“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表达了对后代可能传承自己思想的人渺茫无望。"有虞"指的是历史上能领会诗人的少数人,如今这些能够理解他的人也已经不在了,那么将来的世界里,又有谁会是他的知音呢?
最后两句“朗咏豁心胸,笔与泪俱落”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激荡与痛苦。"朗咏"意指朗读或吟咏诗歌,但这里却是孤独中发出的声音;"豁心胸"则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得以释放,但这种释放并非幸福,而是伴随着泪水和笔墨共同流淌,表达了诗人在写作时的悲哀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深刻地描绘了一位诗人的孤独感受以及对传承的渴望。
不详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杀气不上天,阴风吹雨血。
冤魂不入地,髑髅哭沙月。
人命固有常,此地何夭折。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
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
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汨没随埃尘。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