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草行

原上秋风吹百草,半青半黄色枯槁。

城头日出光杲杲,腰镰晓踏城门道。

门头草多露未晞,尔镰利钝尔自知。

一人刈草一马肥,马不肥兮人受笞。

城中官厩三万匹,一匹日餐禾一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刈草行》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农民劳作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开篇“原上秋风吹百草,半青半黄色枯槁”以秋风扫过草原,草木凋零的景象,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预示着农事的繁忙即将到来。接着“城头日出光杲杲,腰镰晓踏城门道”,描述了太阳初升,农夫们手持镰刀,天刚破晓便开始劳作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勤劳朴实的形象。

“门头草多露未晞,尔镰利钝尔自知”一句,通过对比门头草上的露水未干与镰刀的锋利与否,暗喻了农夫们生活的艰难和对工具的依赖。接下来“一人刈草一马肥,马不肥兮人受笞”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一个农夫的辛勤劳动只能养肥一匹马,而自己却可能遭受鞭打,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

最后,“城中官厩三万匹,一匹日餐禾一石”则直接揭露了官府的奢侈浪费,与农民的辛劳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对比,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新城行

旧城城旧人民新,新城城新无旧人。

旧城城外兵一解,新城城中齐覆瓦。

万瓦鳞鳞次第成,将军令严鸡犬宁。

将军爱民如爱子,百贾皆集新城市。

浙米淮盐两相直,楚人之弓楚人得。

何时四海无荆棘,北贾贩南南贩北。

形式: 古风

边城曲

莫启匣中镜,怕见头上雪。

莫放弦上箭,怕射边城月。

边城月阙还再圆,头上发白何由玄。

君不见自古边城有馀乐,夜月联诗昼棋槊。

至今月照郾城头,相国功名齐斗牛。

形式: 古风

秋怀五首(其五)

我有一尊酒,独饮不成欢。

岂无骨肉亲,悠悠隔河山。

亦有平生友,合并良独难。

古人千载上,世远不能攀。

何如与明月,徘徊松桂间。

月既知爱我,流辉照衰颜。

我亦知爱月,托心同岁寒。

长愿玉宇净,河汉生微澜。

四海仰馀照,亲友各平安。

夜夜见明月,人人无苦艰。

此月不可负,此尊不可乾。

天地等逆旅,流年剧惊湍。

古人虽云远,其言若芝兰。

举觞以和之,对月更盘桓。

形式: 古风

分省早集怀钱员外蔡都事汤管勾

閒岁涉戎旅,终年废丘壑。

一为尘网婴,竟负烟霞约。

今晨适公署,时暑秋已薄。

山翠落檐楹,湖光映帘幕。

同袍二三侣,分携异今昨。

畏途属贤劳,端居念离索。

蹉跎愧衰暮,僶俛参画诺。

临事每参差,忧时空謇谔。

览此山水胜,写我情虑恶。

迟子早还归,开尊共斟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