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折槛云孙擅后声,暂栖莲幕不谈兵。
论诗更欲压竞病,痛饮何须分浊清。
东阁梅残萦旅梦,北堂萱茂动归情。
重来肯放韶光晚,叱驭加鞭莫计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洪的作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心态。开篇“折槛云孙擅后声”一句,设定了一个安静而淡雅的环境,其中“折槛”指的是折断的栏杆,而“云孙”则是古人用来形容细小花瓣的词汇,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纷扰。紧接着,“擅后声”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仿佛在倾听自然界中的微妙之音。
“暂栖莲幕不谈兵”一句,则描绘出诗人暂时栖息于莲花编织成的幔帐中,不愿讨论战争之事。这表明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有着深切的向往,希望远离世间纷争。
“论诗更欲压竞病”一句显示了诗人对诗词艺术的追求,他渴望通过创作来超越他人的作品,以此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治疗。紧接着,“痛饮何须分浊清”则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不拘泥于形式,愿意痛快淋漓地进行创作,不必过分区分优劣。
“东阁梅残萦旅梦”一句,通过对东阁上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梅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薄。而“北堂萱茂动归情”则表明诗人的内心深处对故土的眷恋,尽管外界繁华但内在的情感是如此丰富。
“重来肯放韶光晚”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但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不愿随波逐流。最后,“叱驭加鞭莫计程”则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尽管旅途中充满挑战,但诗人选择继续前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不详
来往吴松二十春,五湖烟月旧知津。
高秋枫落哦佳句,斜日江边脍细鳞。
谁解扁舟载西子,独怜茶灶老诗人。
自惭遮日长安道,深愧渔蓑浪漫身。
独泛沧浪一钓舟,未偿寻壑与经邱。
霜清叵怯吴江冷,酒贱难从越女留。
游鹿台荒人既往,采香径远宿须投。
客游空羡齐云胜,辜负韦黄诗酒州。
恩假银鱼阅四年,新元瓜戍尚悠然。
滞袍自昔多屯蹇,英衮当时误轸怜。
司马青衫佐湓浦,参谋朱绂向西川。
玉堂伴直如相念,安敢沉酣不上船。
溪头飞絮白毡铺,五马班春计不疏。
泛宅浮家行乐胜,浪花云叶赋诗馀。
竞传画戟凝香什,莫望高轩织翠裾。
碧落承明公厌直,水晶宫阙更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