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

谁言天上张公子,飞下崆峒看晓晴。

为爱东坡题八境,却同严助厌承明。

诗来风雨荒凉后,语带江山紫翠横。

更遣曲生相暖热,十年同社再寻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谁说天上的张公子,会飞下来探望清晨的晴朗崆峒。
他为了欣赏苏东坡题写的八境诗,竟不愿留在朝廷的承明殿。
在风雨过后,他吟诗述说江山的壮丽,言语间充满紫翠山色。
他还邀请曲生共度温暖时光,期待十年后再次与旧友社团重聚结盟。

注释

天上:指神仙或想象中的高人。
张公子:对诗人的尊称,可能暗示其才华出众。
崆峒: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东坡:苏轼的号,这里指代他的诗作。
八境:苏轼诗中的八个美景,可能象征着理想或诗中的世界。
严助:西汉文学家,这里可能借指不愿陷入官场繁琐。
承明:古代宫殿名,代指朝廷。
风雨荒凉:形容环境恶劣,也可能象征人生的艰难时刻。
紫翠横:形容山色秀美,如画卷般绚丽。
曲生:可能是诗人的好友,擅长音乐或诗歌。
暖热:温暖亲密的关系。
十年同社:指多年的老朋友,社团可能指诗社或其他志趣相投的团体。
再寻盟:重新建立友情或合作的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在赞美某位官吏的品格,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首句“谁言天上张公子,飞下崆峒看晓晴”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张公子的高贵与超脱,如同从天而降,观赏清晨的明朗景象。这里的“张公子”指的是诗中提到的张子智,通过这种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接着,“为爱东坡题八境,却同严助厌承明”则是说张子智能够像苏轼(东坡)那样以诗文记录景色,且有着与古人严子陵、王安石等人的才华相匹敌。这里的“八境”可能指的是对自然或某一特定区域的深刻描绘,而“厌承明”则表达了一种继承前贤、光大德行的意愿。

第三句“诗来风雨荒凉后,语带江山紫翠横”描写了在风雨过后的宁静时刻,作者受到张子智诗作的感染,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赞美。这里的“荒凉”并非贬义词,而是形容一种超然物外、清冷脱俗的情怀。

最后,“更遣曲生相暖热,十年同社再寻盟”则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与张子智保持情感上的交流和温暖,同时也期待着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再次与友人重聚,共同缔结友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生动的自然描写以及对文学传承的尊崇,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个人情操。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代钱塘宰莫子章贺皇太子生辰

寒外乾坤净,霜前殿阁新。

如何震一索,顿有月重轮。

甲观堂初画,青宫榜更银。

三天同日晓,一气八荒春。

东序翻周学,南阳摘汉亲。

承祧英类祖,问寝孝通神。

帝子临京邑,藩寮著野人。

天将重九节,瑞应诞弥辰。

萸菊双为寿,山河总效珍。

前星环紫极,长照漆园椿。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拟上舍寒江动碧虚诗

江远澄无底,秋深分外寒。

太虚元碧净,倒影动清湍。

浪雪翻空碎,天蓝落镜看。

光摇芦叶冷,声战蓼花乾。

画手雕心苦,诗脾觅句难。

人间那有许,我欲把渔竿。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拟归院柳边迷诗

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院深归有处,柳暗迹都迷。

紫陌春无际,青丝舞正齐。

风烟忘近远,楼阁问高低。

残雪莺声外,斜阳凤掖西。

少陵花底路,物物献诗题。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拟玉水记方流诗

观水那无术,曾于往记求。

是间还韫玉,其外必方流。

缜栗渊潜久,英华气上浮。

清波皆中矩,宝祲直横秋。

金海芒相贯,璿源折以幽。

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