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玉水记方流诗

观水那无术,曾于往记求。

是间还韫玉,其外必方流。

缜栗渊潜久,英华气上浮。

清波皆中矩,宝祲直横秋。

金海芒相贯,璿源折以幽。

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拟玉水记方流》。杨万里以其自然清新的文风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著称,这首诗便是对自然之美的一次抒情。

“观水那无术,曾于往记求。”开篇即设立了一个意境,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观察水流的方法或艺术,而这种追求又像是来自过去的回忆。这里,“术”字包含着技艺和探索的意味。

“是间还韫玉,其外必方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流之美,"是间"表达了一种时间上的断续性,而"韫玉"则形容水质如同美玉般清澈。"其外必方流"则暗示着水流的规律与和谐。

“缜栗渊潜久,英华气上浮。”这里诗人用"缜栗"来形容水流的细腻与深邃,而"英华气"指的是水中的光彩或是水生生物散发出的精华,这些都在水面上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清波皆中矩,宝祲直横秋。”"清波皆中矩"形容了水流的平静与规则,而"宝祲直横秋"则描绘了一种横贯秋天的壮观景象,可能是指江河在秋季的雄伟气势。

“金海芒相贯,璿源折以幽。”这里继续对水流进行形容,"金海芒相贯"使人联想到波光粼粼如同金色的珍珠,而"璿源折以幽"则是一种更为细腻的描写,可能指的是水流在深邃处的曲折变化。

“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最后两句诗,则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人格的修养相比较,"端如君子德"形容了一种高尚的品德,而"不病暗中投"则意味着这种品德不会在无知或愚昧的情况下受到损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水流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尚人格修养的赞颂。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拟吉州解试秋风楚竹冷诗

客子征行日,偏逢楚水秋。

一风来瑟瑟,万竹冷脩脩。

吹作清霜骨,声酣古渡头。

斑林寒欲裂,碧节爽还幽。

不复披襟快,长怀落帽愁。

少陵诗思苦,送别更冥搜。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拟汲古得脩绠诗

学子研终古,难将短浅求。

汲深欣得得,操绠要脩脩。

远酌源千载,长缫思万周。

初如泉眼隔,忽若井花浮。

意到言前达,词于笔下流。

昌黎感秋句,圣处极冥搜。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拟花蕊亚枝红诗

花密非无蕊,缤纷乱眼中。

千枝相亚闹,一色总成红。

赴晓桃如积,争晴杏欲烘。

金须迷不见,玉颊醉来同。

顿觉江山丽,都将锦绣笼。

春光谁画得,分付少陵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拟进士金波丽鳷鹊诗

曳练为银汉,镕金作月波。

桂华斜丽处,鳷鹊得光多。

云叶三秋净,菱花一镜磨。

宫檐晖水竹,观影澹星河。

雾湿残宵柝,霜明欲晓珂。

螭头馀映在,剑佩已相摩。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