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古有治乱,谁家无是非。
晓床听邻语,琐琐诉寒饥。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所作,名为《偶题五言绝句五首(其五)》。方回的诗歌通常简洁明快,这首诗也不例外。开篇即指出“自古有治乱,谁家无是非”,表达了一个哲理,即历史上的兴衰更替和家庭中的琐碎争吵都是亘古不变的现象。
接下来的“晓床听邻语,琐琐诉寒饥”则描绘了一幅清晨床头听闻邻里之声的画面。诗人通过耳边传来的邻舍之音,感受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对寒冷与饥饿的诉说。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困苦,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与生活真实的深刻洞察。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为客弹长铗,□□□短衣。
奈何年不肯,五过古来希。
春秋踰致仕,南北粗知名。
有客来相问,如何不治生。
落木包生意,来鸿定去期。
如何萧瑟气,有许楚臣悲。
不寐常攲枕,无言独倚楼。
江淹犹匪恨,庾信始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