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松陵归来,途经太湖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感受。首句“回望垂虹隔杳冥”,以“垂虹”象征诗人远行的起点,而“杳冥”则营造了一种深远、朦胧的意境,暗示旅程的漫长与遥远。接着,“湖波浩渺快扬舲”一句,通过“湖波”的广阔与“舲”的轻快,展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悦与畅快心情。
“半篙日气雾中白,万点浪花烟外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日光与雾气、浪花与烟云巧妙结合,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日光在雾中显得格外明亮,而远处的浪花则在烟云之外呈现出一片青绿,色彩鲜明,层次分明。
“隐隐榜歌来雁汊,凄凄渔笛出云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与情感的抒发。榜歌与渔笛,是渔民劳作时的歌声与笛声,它们在雁汊与云汀之间隐约传来,不仅增添了诗的音乐性,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最后,“还怜心切乡闾近,未暇携筇访洞庭”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美景之中,但心中仍牵挂家乡,渴望早日回到故乡的心愿。这里的“洞庭”既是实际的地名,也是诗人理想中的归宿,与开头的“垂虹”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空循环,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湖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