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秋声感而成咏同邻几作

八月天气肃,万物日已阑。

庭前两高桐,夜籁如哀弦。

志士感节物,中夕耿不眠。

起听抱膝吟,悲烈声相干。

念此华叶改,想见颜色鲜。

顾人生世间,荣悴理亦然。

岂伤岁月速,愧无功名传。

少小学文章,出值用武年。

儒官多见侮,敢为战士先。

欲弃俎豆事,强习孙吴篇。

迂钝不可为,屈曲性亦难。

虚言盗禄食,实又畏上天。

未能追世好,且乐樽酒间。

九日近不远,同醉黄花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名为《夜闻秋声感而成咏同邻几作》。诗中描绘了八月秋风渐起,万物凋零的景象,通过庭前高桐夜籁的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界的秋声相呼应,引发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

诗的开头“八月天气肃,万物日已阑”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肃杀和衰败的氛围。接着“庭前两高桐,夜籁如哀弦”将秋夜的声音比作哀怨的琴弦,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的凄美与悲凉。诗人在此基础上抒发了对季节更替、万物衰败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志士感节物,中夕耿不眠”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夜晚难以入眠,被外界的景象触动,引发了深深的思考。接下来的“起听抱膝吟,悲烈声相干”描述了诗人起身倾听,以吟诵来表达内心的悲痛,声音相互交织,更加凸显了悲凉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思考人生与自然界的变迁,提出“念此华叶改,想见颜色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变化的无奈。他意识到“顾人生世间,荣悴理亦然”,生命中的荣华与衰败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

在面对时间的匆匆流逝与个人功名的缺失时,诗人感到“岂伤岁月速,愧无功名传”。他感叹于岁月的飞逝,同时对自己未能在社会上留下显著成就而感到遗憾。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面临的困境与挣扎。

随后,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学习经历与选择:“少小学文章,出值用武年。儒官多见侮,敢为战士先。”他曾在年轻时致力于文学创作,却在壮年时选择了军事道路,这与他的理想追求产生了冲突。他尝试过放弃文职,转而学习军事策略,但发现自己不适合这样的生活,内心感到既迂腐又难以适应。

诗人最终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表示“虚言盗禄食,实又畏上天”,即虽然表面上享受着俸禄,实际上内心畏惧天道,不敢轻易违背自己的本心。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完全迎合世俗的好恶,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求内心的平静。

最后,“未能追世好,且乐樽酒间”表明诗人选择在饮酒的欢愉中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他意识到,尽管无法改变现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也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

“九日近不远,同醉黄花前”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重阳佳节,诗人希望与朋友一同畅饮,共赏菊花之美,以此寄托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个人选择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和圣俞庭菊

不谓花草稀,实爱菊色好。

先时自封植,坐待秋气老。

类妆翠羽枝,已喜金靥小。

严霜发层英,益见化匠巧。

摇凝光艳落,折恐丛薄少。

一日三四吟,一吟三四绕。

赏专情自迷,美极语难了。

得书所赋诗,烂漫感怀抱。

朗咏偿此心,清尊为之倒。

形式: 古风

答梅圣俞见赠

自嗟处身拙,与世尝龃龉。

至于作文章,实亦少精趣。

低摧朝市间,所向触谤怒。

夫子兴众殊,琢饰贶佳句。

将然纸上动,读毕恐飞去。

自觉异平居,恍忽忘世故。

迥如出泥涂,熏涤失臭污。

衣之青霞裾,饮以紫蕊露。

輶轩驾飞黄,蹀躞上夷路。

古贵知者稀,流俗岂足顾。

雅意虽可珍,三复未敢报。

退惭百不堪,尚恐君悔误。

形式: 古风

舟至崔桥士人张生抱琴携酒见访

晚泊野桥下,暮色起古愁。

有士不相识,通名叩余舟。

铿铿语言好,举动亦风流。

自鸣紫囊琴,泻酒相献酬。

余少在仕宦,接纳多交游。

失足落坑阱,所向逢弋矛。

不图田野间,佳士来倾投。

山林益有味,足可销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颍川留别王公辅

得罪身去国,犯寒挽孤舟。

亲友祭我去,乃独与子游。

子实饱文义,辞闽入中州。

气劲耻苟合,半岁为我留。

我穷不相弃,同载适宛丘。

在困见人情,此意不可酬。

解携春波上,会合知何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