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思君不见且寻君,隔水楼高未夕曛。
正欲与言三夜梦,只馀迎面一窗云。
竹阴深护湘帘碧,兰气微沾茗碗芬。
手拂银墙留句在,好教惆怅到宵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思君不见且寻君”,表达了诗人急于寻找对方的急切心情,即使不能相见,也要通过努力去追寻。次句“隔水楼高未夕曛”则描绘了环境,楼阁高耸,夕阳余晖映照,增添了离别的寂寥感。
“正欲与言三夜梦”暗示诗人与友人虽远隔水,但梦境中却多次相会,表达了对彼此心灵相通的期待。然而,“只馀迎面一窗云”又揭示了现实中的阻隔,只能看到窗外的云雾,象征着无法触及的距离。
接下来,“竹阴深护湘帘碧”以湘帘后的翠竹和幽深的竹影,衬托出室内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而“兰气微沾茗碗芬”则通过兰花的香气和茶碗的芬芳,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品茗共谈的美好回忆。
最后两句,“手拂银墙留句在,好教惆怅到宵分”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异地,仍想通过墙壁上的留言,让这份惆怅陪伴自己直到深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吴山青接越山青,愁思如云入杳冥。
镜影已看虚一月,香盟犹忆对双星。
揉残诗草书难寄,挑尽灯花兆不灵。
梦里相逢了无益,秋来况是梦苏醒。
水中花影太夸犹,香不能沾影自留。
咫尺直须论万里,终朝何止似三秋。
月临窗纸将穿眼,风透帘栊未上钩。
此是最消魂境界,蓬山何处海西头。
相见明知枉断肠,相违无奈便思量。
来如江上潮通信,人似天边月放光。
风勒暗香穿小阁,花迷清影转回廊。
玉池常赐云浆暖,那惜冲寒度石梁。
书阁沉沉闭寂寥,药炉烟影伴昏朝。
潜来外院金钱卜,暂撤中厨玉膳调。
围带已随秋月减,芳心休逐夜香焦。
仙人手护忘忧草,历尽冰霜定不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