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伯见示春曹即事诗依韵奉答(其一)

纶扉重入几星霜,此地相传有病坊。

中使频来催拟旨,门官随到报升堂。

虚言政事归三府,但见文书列两房。

昼漏已沉初下直,看移日影下宫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叶向高所作的《林宗伯见示春曹即事诗依韵奉答(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场的日常景象。首句"纶扉重入几星霜",暗示时光流转,诗人再次步入朝廷中枢,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此地相传有病坊",暗指官署中可能存在的疾病管理机构,反映出官场人事的复杂与疾病问题的关注。

"中使频来催拟旨",形象地刻画出中官频繁催促拟写圣旨的情景,显示了朝廷决策的紧迫和权力运作的紧张。"门官随到报升堂",则描绘了官员们忙碌应对接踵而至的事务,随时准备在殿堂上接受指示。

"虚言政事归三府",意味着实际政务多由各部门处理,而非直接在皇帝面前决定,体现了官僚体制的分工。"但见文书列两房",进一步强调了文书工作的繁重,以及官署内文书堆积如山的场景。

最后两句"昼漏已沉初下直,看移日影下宫墙",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值勤结束,看着太阳西沉,宫墙上的影子移动,表达了官场生活的辛劳和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揭示了明朝官场的日常细节,既有对官僚制度的观察,也流露出对个人仕途的淡淡感怀。

收录诗词(10)

叶向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林宗伯见示春曹即事诗依韵奉答(其一)

一别都门十六霜,重来人识老春坊。

词林旧例呼前辈,兰省新衔进左堂。

未览文移先画押,才传云板便归房。

绿阴清昼支颐坐,时见流莺出苑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靳庄行

长清六月才禾黍,大家小家愁无雨。

草根挑尽木如冬,又见探雏啖野鼠。

沙中稚子哭欲绝,阿爷卧路不能语。

三年长饿一息在,那复余情念儿女。

破屋一叟捣榆皮,我问捣之欲何为?

土性多沉糠性浮,榆末和之可为糜。

极知强活能几时,暂于肠胃勉撑持。

妻子填壑老我存,死者长乐生者饥。

恸哭无声但有泪,瘦骨令人摧肝脾。

道旁一庙有神坐,黄金为身受香火。

形式: 古风

豫国士

身可漆,炭可吞。哑癞何足辞,难酬国士恩。

君头为饮器,安用我头存。

桥下厕中谁在此,义士甘心赵襄子。

君不见东邻再嫁妻,能为后死夫。

形式: 古风

秋夜宿直

十载犹郎署,蹉跎愧少年。

凉风回树杪,白露下庭前。

漏度三更雨,灯残五夜烟。

由来飞动意,回首欲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