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身是庵儿,性为庵主,耳目便是门窗。

壁中为舍,腹是厨房。

心是当厨博士,运水火、炼就元阳。

心宁守,依时饭熟,盛与主人尝。

休出庵外去,些儿迷路,难奔家乡。

端然庵内坐,修补中央。运就金梁玉柱。

透清风明月灵光。安然坐,不摇不动,怕甚恶风霜。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我身为僧人,本性如庵主,耳朵眼睛就是我的门窗。
墙壁之内是我的居所,肚子就是厨房。
心灵是掌管烹饪的大师,掌控着火候,炼化生命之源。
心静如水,按时做饭,供奉给庵中的主人品尝。
不要离开庵舍,稍有迷失,就难以回归故乡。
端正坐在庵内,修缮中央,构建金梁玉柱般的精神支柱。
沐浴清风明月的灵光,安心静坐,无惧任何风雨。

注释

身:僧人身份。
庵儿:僧舍。
性:本性。
庵主:庵舍的管理者。
耳目:感官。
门窗:比喻对外界的感知。
壁中为舍:墙壁内的住所。
腹:比喻内在。
厨房:比喻生活需求。
心:内心。
当厨博士:比喻心灵的主宰。
炼就:修炼得到。
元阳:生命的精华。
心宁:心境平和。
依时:按时。
主人:自己或庵中的修行者。
迷路:迷失方向。
家乡:精神归宿。
端然:正直安稳。
修补:修养提升。
中央:核心。
金梁玉柱:比喻精神支柱。
透清风明月:比喻净化心灵。
灵光:智慧光芒。
安然:平静。
恶风霜:艰难困苦。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满庭芳》是一首禅意深厚的词,以庵主的视角表达内心世界的修炼和超脱。词人将自身比喻为庵中的修行者,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净化的重要性。

"身是庵儿,性为庵主,耳目便是门窗",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的心境,身体如庵舍,性格如庵主,对外界感知如同门窗,开放而内敛。

"壁中为舍,腹是厨房,心是当厨博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在的转化,心如厨房,烹饪着精神的食粮,修炼元阳。

"心宁守,依时饭熟,盛与主人尝",表达了修行者遵循内心平静,适时调整自我,如同厨师为庵主准备饭菜。

"休出庵外去,些儿迷路,难奔家乡",告诫修行者不要被外界迷惑,坚守内心的道路,难以回归世俗的家园。

"端然庵内坐,修补中央",强调修行者的专注与自我完善,如同修复庵舍的中心。

"运就金梁玉柱,透清风明月灵光",运用象征手法,表明修行者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内外通透,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安然坐,不摇不动,怕甚恶风霜",表达了修行者在任何困境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安宁,不受外界风雨所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比喻和禅宗的语言,展现了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越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搭手寻思,百年如梦,算来何不清闲。

逍遥快乐,且乐一身安。

日月韶光似箭,不觉人老花残。

思今古,从前勇猛,尽葬在北邙山。

不如心行善,无烦恼,养就朱颜。

怕无常限到,意马牢拴。

神气休教败坏,锁白牛、常在金栏。

修行事,自家性命,莫作等闲看。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石火光阴,人身不久,算来生死难防。

忽生或灭,恰似电争光。

识破形骸假合,寻得个、出世仙方。

思量后,回心向道,要认个法中王。

时时常见面,同行同坐,同饮霞浆。

同伴清风明月,同一志、同见天光。

同相会,同师访道,同唱满庭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

这炷名香,天然清秀,生于象帝之先。

金炉焚处,袅袅起祥烟。

不是沉檀乳降,亦不是、四和龙涎。

括来献,先贤后化,五祖大罗天。

此香灵妙处,遍周法界,气味真全。

开人鼻窍,入至通玄。

愿八荒四海,同沾至化,道气绵绵。

从今后,一人有庆,万万余年。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

稽首诸兄,略听吾劝,化饭朝日随缘。

残余好恶,只要自心坚。

饱后归庵静坐,无益语、闭口藏言。

他人过,见如不见,方寸得安然。

且休寻玄妙,牢拴意马,紧锁心猿。

去除人我,灭火消烟。

昼夜敌魔战睡,常寂静、调息绵绵。

君知否,如斯妙用,子母自团圆。

形式: 词牌: 满庭芳